6月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體育總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冰雪裝備器材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我國冰雪裝備器材產業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年均增速在20%以上,開發一批物美質優的大眾冰雪裝備器材和北京冬奧會亟須裝備,大幅提升供給能力,建立較為完善的綜合標準化體系,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知名品牌,創建若干特色產業園區,初步形成具備高質量發展基礎的冰雪裝備器材產業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行動計劃的出臺是對冰雪運動指導政策的細化。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從中央到地方已有多項政策出臺。今年3月31日,《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簡稱《意見》)發布,明確指出將大力普及群眾性冰雪運動,廣泛開展青少年冰雪運動,加快發展冰雪產業。
激活產業
冰雪產業正蓬勃發展。根據《2018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數據,2018年我國總滑雪人次再創新高,達2113萬人次,同比增長14.4%。其中,滑雪場滑雪人次達1970萬人次,同比增長13%。滑雪場較2017年增加39個,達742個。
申萬宏源研報指出,我國滑雪運動滲透率仍較低,距離發達國家和地區5%以上的滑雪運動滲透率有較大差距。對標美國1980年冬奧會極大促進冰雪運動發展,中國冰雪產業將持續快速發展。中國將在2022年舉辦北京冬奧會,而在1980年美國舉辦了普萊西德湖冬奧會。這段時間也是美國滑雪運動大發展的時期,1970年-1979年間,滑雪人次從530萬人飆升至5030萬人,復合增速約28%。
光大證券研報表示,在冬奧會的帶動下,滑雪產業鏈將由個人裝備、咨詢服務、教育培訓等延伸至雪場建設、雪場設備的生存制造等領域,并擴展至滑雪競演業、傳播媒體等衍生行業。2022年,冬奧會賽事編制包括場館運營、人力資源、醫療、通信等項目的預算規模為15.6億美元,場館投資的民間資本引入預計占比達到65%。同時,“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的提出,旨在鼓勵以冰雪為帶動,探索運動項目產業化發展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裝備、賽事、雪場、培訓等多個領域市場潛力巨大。2015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后,當年國內新增滑雪場108座,增幅首次突破20%。2017年,中國滑雪總人次為1750萬,一次性體驗者人數占比由2016年的77.8%下降為75.2%。2017年,人均滑雪次數由2016年的1.33次上升為1.45次。
國泰君安研報認為,在政策大力推動下,冰雪運動群眾基礎擴大與冰雪產業結構優化可期,中國冰雪產業有望將在北京冬奧會前后進入發展高峰期。重點推薦涉足冰雪運動裝備的探路者及冰雪運動裝備零售商三夫戶外。
政策細化
值得注意的是,《行動計劃》的出臺是對此前冰雪運動指導政策的細化。
2018年9月5日,國家體育總局公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實施綱要(2018-2022年)》(簡稱《實施綱要》)。《實施綱要》總體目標提出,到2022年,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
《實施綱要》制定了階段任務。2018年至2019年,重點扶持一批群眾性冰雪品牌項目;2019年至2020年,動員各方力量,逐步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發展格局,初步實現冰雪運動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家庭;2020年至2021年,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深入實施,冰雪運動基本覆蓋全國各省區市;2021年至2022年,群眾性冰雪運動發展態勢基本形成,努力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
而上述《意見》提出,力爭到2022年,我國冰雪運動總體發展更加均衡,普及程度明顯提升,參與人數大幅增加,冰雪運動影響力更加廣泛,冰雪產業蓬勃發展,產業規模明顯擴大,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鏈日益完備。
地方層面也在積極推進冰雪產業發展。2018年5月,《河北省冰雪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簡稱《發展規劃》)發布,提出立足于培育河北經濟新的增長極,建成冰雪產業強省。到2022年,全省滑雪場館達到80個,滑冰場館達到200個,冰雪產業規模達1200億元;到2025年,全省滑雪場館達到100個,滑冰場館250個。培育10個國際品牌賽事和活動,打造10個冰雪產業龍頭企業,冰雪產業總規模達1500億元。
四項舉措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本次《行動計劃》從開發大眾冰雪裝備器材、實施精品示范應用工程、完善產業支撐體系、加強企業品牌培育四大方面提出了重點任務。
在開發大眾冰雪裝備器材層面,《行動計劃》指出,要緊扣“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需求,開發物美質優的冰場、雪場專用裝備和設施,有效降低冰場、雪場運營成本;研制安全性高、功能性強的冰刀、滑雪板、滑雪服等大眾普及型個人運動器材。圍繞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辦賽參賽亟須,研制開發一批亟須冰雪裝備器材。
《行動計劃》提出,要實施精品示范應用工程。措施包括開展“南展西擴東進”冰雪裝備器材示范應用;促進“冰雪運動進校園”裝備器材示范應用;推動智慧冰雪運動場館示范應用;打造冰雪休閑旅游綜合體;開展冰雪賽事超高清制播示范應用。
冰雪裝備器材產業支撐體系亟待完善。《行動計劃》指出,組織實施冰雪裝備器材標準領航項目;建設冰雪裝備器材檢驗檢測和認證機構;建立產業發展平臺。
此外,企業品牌培育有待加強。《行動計劃》表示,要做強做大龍頭企業,積極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冰雪裝備器材知名品牌,創建冰雪裝備器材特色產業園區。(作者:于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