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產業](http://m.yibuyibu.cn/uploadfile/2022/0407/20220407054210999.jpg)
冰雪裝備器材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6月4日發布,冰雪產業板塊4日午后走強。探路者直線封板,長白山漲5%,三夫戶外小幅走強,中信國安、雪人股份等個股跟漲。大眾冰雪裝備器材和北京冬奧會亟需裝備將成為我國冰雪裝備器材兩大主要運用領域,對白色經濟的發展形成拉動力。
年收超200億元
6月4日,據工信部消息,工信部、國家體育總局等九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冰雪裝備器材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我國冰雪裝備器材產業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年均增速在20%以上。
具體來看,未來將開發一批物美質優的大眾冰雪裝備器材和北京冬奧會亟需裝備,大幅提升供給能力,建立較為完善的綜合標準化體系,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知名品牌,創建若干特色產業園區,初步形成具備高質量發展基礎的冰雪裝備器材產業體系。
據工信部介紹,冰雪裝備器材產業是冰雪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繁榮對提升我國冰雪項目競技水平、推動冰雪運動廣泛開展意義重大。隨著冬奧會進入“北京周期”,“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縱深推進,冰雪裝備器材產業發展不斷提速,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
實際上,我國冰雪產業正在鋪開。河北省委副書記、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長許勤5月28日稱,河北省同步推動冰雪產業發展,在張家口地區部署了兩個冰雪產業基地。
許勤表示,冰雪運動的器具、穿戴設備大部分都是國外品牌、國外生產,未來希望它能夠在張家口地區與冬奧籌辦協同推進,形成新產業增長點。去年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的一些企業已在此落戶15家、簽約20家,今年計劃至少落戶20家、簽約30家,形成一個新產業。
“冷資源”變身“熱產業”
對于如何將“冷資源”變身“熱產業”,《行動計劃》從開發大眾冰雪裝備器材、實施精品示范應用工程、完善產業支撐體系、加強企業品牌培育等4大方面,提出了重點任務。
實際上,近年來,我國冰雪旅游市場正逐步壯大。數據顯示,2017-2018冰雪季我國冰雪旅游人數達到1.97億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約合3300億元,分別比2016-2017冰雪季增長16%、22%,預計到2021-2022冰雪季,我國冰雪旅游人數將達到3.4億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將達到6800億元,“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將超額完成。
為此,《行動計劃》提出要緊扣“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需求,開發物美質優的冰場、雪場專用裝備和設施,研制安全性高、功能性強的冰刀、滑雪板、滑雪服等大眾普及型個人運動器材;圍繞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辦賽參賽亟需,研制開發一批亟需冰雪裝備器材。
在精品示范應用工程方面,開展“南展西擴東進”“冰雪運動進校園”、智慧冰雪運動場館、冰雪休閑旅游綜合體以及賽事超高清制播等示范應用;同時組織實施冰雪裝備器材標準領航項目,建設冰雪裝備器材檢驗檢測和認證機構,建立產業發展平臺,完善產業支撐體系。此外,做強做大龍頭企業,積極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冰雪裝備器材知名品牌,創建冰雪裝備器材特色產業園區。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產業經濟學系教授曹和平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無論是從短期還是長期看,通過冰雪裝備器材產業,加速冰雪產業布局,都將對經濟發展起到拉動作用。短期來看,政策鼓勵布局冰雪產業,借助“事件經濟”,興建冰雪場館和設施,將從投資側來拉動內需的增長;而長期來看,冰雪產業布局后形成持續的吸引力,帶動旅游消費的增長,又將從消費端對經濟形成支撐。
如何實施?
對于我國冰雪產業發展的困境,工信部也坦言,目前我國冰雪裝備器材產業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面臨研發攻堅難度大、技術標準體系不完善、產業體系亟待優化等突出問題,迫切需要加強產業頂層設計,通過政策引導和支持,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展冰雪裝備器材產業,《行動計劃》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激勵、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高水平開放合作、加快專業人才培養等5大方面明確了保障措施。
對于加大政策激勵,《行動計劃》提出要統籌利用現有渠道,充分利用政府采購、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進口稅收政策、科技創新獎勵等政策措施。
對于優化產業發展環境,《行動計劃》提出要鼓勵金融機構、產業投資機構加大對冰雪裝備器材企業的支持等。對于推動高水平開放合作,《行動計劃》提出要引導國內企業“走出去”,積極開展合資合作,定期舉辦國際性冰雪裝備器材產業高層論壇、博覽會等。對于加快專業人才培養,《行動計劃》提出要加快建設多層次、復合型冰雪裝備器材專業人才隊伍等。
而從整個冰雪產業體系來看,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白雪潔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冰雪產業是一個從制造業到服務業的縱向鏈條比較長的產業,對于這個領域的發展,我們一直強調服務環節的發展對制造環節的發展帶動作用。但是,目前我國在冰雪產業制造的優勢要強于服務和活動方面,我國冰雪產業的服裝、裝備出口量很大,只是國內市場還沒有很好地打開。
與此同時,冰雪運動的場館、裝備等設施的專業化高,建設成本比較高,決定了冰雪產業的旅游消費注定成為高水平的消費,這也是冰雪運動大范圍推廣的現實難題。
“很明顯,冬奧會將成為冰雪產業的撬動因素。與此同時,我們國家整體的經濟發展和消費的升級,使作為一種高水平享受型消費的冰雪服務,迎來它的發展空間。此外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差異較大,北方冰雪活動產業的發展,將帶動南方游客的冰雪消費熱情,激發南方游客的消費潛力。”白雪潔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而對于大范圍推廣冰雪旅游消費,白雪潔表示,前期,我們可以通過一定數量的消費者,將市場帶動起來,等到形成了規模經濟效應后,冰雪旅游消費成本降低,將會帶動更多的消費者轉向冰雪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