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場的開發所帶來的效益是多方面的,綜合性的。
1、經濟效益
(1)滑雪場本身直接經濟效益。
滑雪場直接經濟收入的形式是滑雪場地及設施、滑雪器材、裝備的出租,滑雪技術的教授,器材的維修等。直接經濟效益是投資者、開發商的根本目的。
(2)間接社會經濟效益
旅游滑雪業的發展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遠遠超出滑雪場本身所贏得的直接經濟效益。對于區域經濟而言,滑雪場的建設與旅游滑雪業的發展會帶動全社會相關產業的開發與建設,首先受益的是酒店、賓館等服務行業,此外對建筑、交通、電信、商業、手工業、農副產品生產等行業都有著巨大的拉動作用,對周圍貧困地區的就業、脫貧乃至促進經濟發展,增加收入都有積極的作用。
國內外的許多事例體現出一條哲理,即“修了一個場(滑雪場),帶富一個鄉”。如日本長野縣的野澤溫泉村、奧地利的明斯克、中國黑龍江的亞布力鎮、吉林市的五里河鎮、河北的崇禮縣、哈爾濱的賓縣、北京的延慶縣等,都對當地的旅游與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即便滑雪場經營的最初階段,其本身可能盈利不大,甚至不盈利,但是滑雪場所在地的諸多行業會從中受益匪淺。
這種情形,雖然不是開發商的本意,但滑雪場的開發及運營都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明顯的拉動作用,故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北京周邊幾個滑雪場的相繼建立,每個縣區各擁有一個“王牌雪場”,不但形成各雪場間的競爭,更廣泛的競爭體現在雪場所在地的區域之間。
2、社會效益
(1)滑雪場的開發建設將成為雪場所在地對外經濟、社會聯系的窗口,促進本地與外地的經濟技術、文化協作與交流,拓寬了信息來源渠道,明顯的提升了其知名度,從而為該地區吸引人、財、物創造了更加有利條件,加快該地區的現代化發展。
(2)滑雪運動是高雅、時尚體育健身運動,滑雪場地開發目的除經濟效益外,還有使游客在精神和體質等方面受益,從中獲得陶冶情操,振奮精神的功效。同時滑雪場周圍的群體也會受到現代高品位、深文化層次的熏陶與影響,不但會豐富冬季生活內容,而且會由于見多識廣,促進觀念更新、思想開化,改善該地區的社會風氣。
3、旅游效益:填補冬季旅游的“空白”
由于氣候原因,北方冬季旅游長期處于“空白”停滯狀況。與此相反,冬季卻是滑雪運動的“黃金”時刻,通過滑雪運動,不但填補了冬季旅游的“空白”,解除各服務設施的“冬眠”狀態,而且會為夏季的旅游做些前期廣告宣傳、積蓄勢能。促使區域形成冬夏旅游兩旺的良好優勢,這種“兩旺”的格局一旦形成,會對該地區的旅游產業及經濟、社會、文化產生巨大的明顯的帶動作用。
4、生態環保效益
雖然滑雪場的開發需要砍伐樹林,進行土方工程,對植被、環境造成一定損壞。但從發展角度看,滑雪場冬、夏的經營活動本身就需要優美的自然環境,就需要對林木、草原、地藐、景觀的保護、美化,將破碎的地表成片修整綠化,將水土流失減少到最小程度。只要強化環保意識與責任,滑雪場科學的開發,對環保帶來的利會遠大于弊。
滑雪場、滑雪產業的開發過程中,直接經濟效益是私營投資者的全部目標,政府、國有企業的投資會摻有公益性質,滑雪場建設的當地政府則會有更廣泛和深層次的需求,既鼓勵投資者盈利,將滑雪場堅持經營下去;又通過開發滑雪場,推動當地滑雪產業的發展,并借此全面拉動“社會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旅游效益”等方面的起動與發展,達到諸行業共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