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力爭到2022年,我國冰雪運動總體發展更加均衡,普及程度明顯提升,參與人數大幅增加,冰雪運動影響力更加廣泛;冰雪運動競技水平明顯提高。冰雪產業蓬勃發展,產業規模明顯擴大,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鏈日益完備。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A股多家公司在冰雪領域早有布局,涉及冰雪場地運營、冰雪運動培訓、賽事運營、景區營運等多個領域。
利好政策頻傳
本次《意見》的出臺前,各地已展開相關部署。
2018年5月,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冰雪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簡稱《發展規劃》)。《發展規劃》提出,立足于培育河北經濟新的增長極,建成冰雪產業強省。到2022年全省滑雪場館達到80個,滑冰場館達到200個,冰雪產業規模達1200億元;到2025年全省滑雪場館達到100個,滑冰場館250個。培育10個國際品牌賽事和活動,打造10個冰雪產業龍頭企業,冰雪產業總規模達1500億元。
2018年9月5日,國家體育總局公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實施綱要(2018-2022年)》(簡稱《實施綱要》)。《實施綱要》總體目標提出到2022年,實現 “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實施綱要》還制定了階段任務。2018年至2019年,重點扶持一批群眾性冰雪品牌項目;2019年至2020年,動員各方力量,逐步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發展格局,初步實現冰雪運動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家庭;2020年至2021年,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深入實施,冰雪運動基本覆蓋全國各省區市;2021年至2022年,群眾性冰雪運動發展態勢基本形成,努力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
三大層面壯大冰雪運動
本次《意見》中著重從大力普及群眾性冰雪運動、廣泛開展青少年冰雪運動、加快發展冰雪產業等三個層面來做強做大冰雪運動及產業。
《意見》指出要大力普及群眾性冰雪運動。健全群眾冰雪組織。充分發揮各級體育總會、冰雪運動協會和其他社會組織作用,組織和引導群眾廣泛參與冰雪運動。擴大冰雪運動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冰雪運動培訓機構。建設群眾冰雪設施,支持社會力量按照有關標準和要求建設各具特色的冰雪運動場館。豐富群眾冰雪活動,推動冰雪運動向四季拓展,努力實現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
《意見》提出要廣泛開展青少年冰雪運動。舉辦青少年冰雪賽事,發展校園冰雪運動。推動全國中小學校將冰雪運動知識教育納入學校體育課教學內容,制定并實施冰雪運動教學計劃。制定冰雪運動后備人才培養計劃,積極引導學校、企業、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冰雪運動后備人才隊伍建設,形成多元化培養模式。
此外《意見》還強調加快發展冰雪產業。積極培育市場主體,實施品牌戰略,推動建立一批產業規模較大的冰雪產業集聚區。優化冰雪產業結構,加快發展冰雪健身休閑產業,推動冰雪旅游產業發展,促進冰雪產業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提供多樣化產品和服務。創新發展冰雪裝備制造業,制定冰雪裝備器材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建立冰雪裝備器材產業發展平臺,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需求對接、資源整合。支持企業開發科技含量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冰雪運動產品。
多公司已有布局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在冬奧會的帶動下,滑雪產業鏈也將由個人裝備、咨詢服務、教育培訓等輕工業延伸至雪場建設、雪場設備的生存制造等重工業,并擴展至滑雪競演業、傳播媒體等衍生行業。2022年冬奧會賽事編制的包括場館運營、人力資源、醫療、通信等項目的預算規模為15.6億美元,場館投資的民間資本引入預計占比達到65%。同時,“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的提出旨在鼓勵以冰雪為帶動、探索運動項目產業化發展道路。
對于冰雪經濟,A股的多家公司早前已有布局。萬科A在2010年就開始涉足滑雪度假產業。公司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雪季期間,該集團旗下吉林萬科松花湖和北京石京龍兩個滑雪項目累計到訪的客流量超過60萬人次;其中萬科松花湖項目在滑雪人次、客流量兩個維度均屬國內領先。2018年8月,該集團與合作方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延慶賽區PPP項目,將作為社會資本方參與延慶賽區的建設和賽后運營工作。
探路者主打滑雪服,配合滑雪鏡、滑雪帽等配件,切入滑雪市場,國內一線影星夏雨代言滑雪系列產品;體育事業群投資建設了“中岳嵩頂滑雪度假區”;體育產業基金投資“冰世界”,擁有先進的可移動真冰技術。奧瑞金則切入運動培訓,針對北京冬奧會帶來的冰雪運動產業機遇和快消品客戶冰雪產業平臺的服務需求,公司在2017年5月設立冰雪體育產業全資子公司,整合公司體育資源,開展冰球培訓、賽事運營、體育衍生產品開發等業務。奧瑞金還與美國公司DNCB簽署了關于與北美職業冰球聯賽(NHL)波士頓棕熊隊冰球合作項目合同,公司成為棕熊隊在中國的唯一市場推廣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