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北京冬奧之勢,我國再次出招刺激“冰雪經濟”,而社會資本更有望成產業發展引擎。3月31日,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顯示,我國近年在推廣冰雪運動方面取得不小成績,但與世界冰雪強國相比,仍存在競技水平不高、群眾參與面不廣、產業基礎薄弱等問題,發展任務艱巨繁重。為做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備戰工作,我國需大力普及群眾性冰雪運動,加快發展冰雪產業。更值得關注的是,新政中多處提到引導利用社會資本推動我國冰雪產業發展。
具體來看,在群眾性冰雪運動普及方面,《意見》指出我國要組織和引導群眾廣泛參與冰雪運動,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冰雪運動培訓機構。強化建設群眾冰雪設施,支持社會力量按照有關標準和要求建設各具特色的冰雪運動場館。
此外,在加快冰雪產業發展方面,我國將積極培育市場主體,實施品牌戰略,推動建立一批產業規模較大的冰雪產業集聚區,發展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市場競爭力較強的冰雪產業企業,興建一批復合型冰雪旅游基地和冰雪運動中心。“要優化冰雪產業結構,加快發展冰雪健身休閑產業,促進冰雪產業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提供多樣化產品和服務;創新發展冰雪裝備制造業,建立冰雪裝備器材產業發展平臺,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需求對接、資源整合;支持企業開發科技含量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冰雪運動產品。”《意見》中提出。
另在冰雪賽事方面,《意見》還指出我國應大力拓展冰雪競賽表演市場。有序申辦和舉辦冰雪運動國際高水平專業賽事。圍繞花樣滑冰、冰球、冰壺、單板滑雪和短道速滑等觀賞性強的冰雪運動,支持社會力量打造精品賽事和活動;支持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手段在冰雪賽事直播和轉播中的應用,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壯大。
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林顯鵬表示,目前社會資本已經是我國冰雪產業的有力推動者,繼續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冰雪產業,對于提高國民經濟質量很有意義。但是現階段國家對于民營企業發展冰雪產業的政策還需進一步細化,比如在土地政策方面,國家對于民營滑雪場的用地審批非常嚴格,部分滑雪場沒有完整的手續,如果國家能夠協調好林地資源保護與經濟發展兩條線,在用地政策上適當”放松“,將對產業發展形成利好。另在水資源和電力資源方面也可以對民營企業予以適當的政策支持,“此外,政府還可以考慮牽頭打造大型的冰雪產業投資基金,并針對冰雪產業和冰雪資源豐富的地區,以及冬奧涉及的京張地區進行重點政策扶植,以點帶面推動區域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