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奇秀,四季大美,冰雪如畫。如今的興安盟成為無數游客心馳神往的草原天堂。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冬季,一場場以冰雪為主題的節慶活動輪番上演,全面引爆了冬季旅游市場,推動興安盟旅游井噴式增長,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雙雙首次突破“千萬百億”,奏響了建好大美生態聚寶盆、迎來綠色發展新路子的主旋律,吹響了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發展戰略的嘹亮號角。
亮出冰雪旅游新名片
到阿爾山雪村,邂逅最美冬天。2018年冬季,阿爾山市打造了“阿爾山雪村、戲雪樂園、不凍河漂流”3個獨具特色的冰雪體驗項目。最讓人驚喜的無疑要屬阿爾山雪村,成為了阿爾山冬季旅游的一張新名片,破解了困擾多年的冬季旅游難題,呈現出異常火爆的景象:從除夕到初六,每天都有1000名以上的游客進入阿爾山景區,累計入園達到1.2萬人次。
每年的阿爾山冰雪節,是興安盟冬季旅游的主打品牌。阿爾山雪村一亮相就讓興安盟的冰雪旅游市場迅速升溫。2018年,興安盟5個旗縣市阿爾山、烏蘭浩特、科右中旗、科右前旗、扎賚特旗同時推出了冰雪主題的旅游活動。
興安盟各旗縣市選擇的發展路徑不盡相同,“冰雪+民俗”“冰雪+溫泉”“冰雪+文化”“冰雪+體育”……因為找準了定位,強化了特色,一樣的冰天雪地里呈現出了不一樣的熱氣騰騰的氛圍,也進一步展示了興安盟冬季旅游的豐厚底蘊和無限魅力,引起了全國游客的關注和好評。
“以前假期,都是帶著家人去南方游玩,今年春節大家提議體驗一下北方的冰雪樂趣,便來到了興安盟突泉縣寶石滑雪場,沒想到真是太好玩了,家人都特別開心。”說起興安盟假期之旅,家住呼和浩特市的王敏仍是開心不已。
2018年冬季,突泉縣推出了“冰雪+采摘游”活動,室內滑冰,戶外滑雪、賞花、摘果、看景,帶給游客們不同的身心體驗和感受,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僅春節黃金周期間接待游客近萬人次,同比增長17.9%。
科右中旗推出了“冰雪+民俗”旅游,在巴彥敖包村建設了滑冰車、冰上龍舟、冰上自行車、冰上碰碰車、雪上摩托……在翰嘎利湖、圖什業圖親王府巴彥敖包嘎查等地打造了楓情有約樂享馬鎮等特色冬季旅游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旅游觀光。據統計,科右中旗冬季旅游累計接待游客34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27萬元。僅元宵節當天圖什業圖親王府燈會日游客量超過2萬人,人們登城墻、游燈河、逛集市、品美食,體驗豐饒而別具魅力的民族文化。
從冰上賽龍舟、縱情飛雪道、冬令營、賽花燈、猜燈謎,再到蒙古包里吃地道的手把肉、水邊人家的鮮魚鍋、特色的民宿……游客們這番奇妙無比的感受,正源自于科右前旗推出的“冰雪+民俗”旅游。2018年冬季,科右前旗共接待游客15.67萬人。
興安盟不僅有豐富的冰雪資源,還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來興安盟旅游,不僅可以賞冰雪,還可以泡溫泉、逛廟會、看冬捕,還可以到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了解內蒙古自治區的解放史。如此豐富的旅游資源,足以讓興安盟成為冬季旅游的主要目的地。發展冰雪旅游,興安盟大有可為。
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態
蔚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無垠的草原、廣袤的森林、流淌的溫泉、秀美的湖泊、奇異的地貌……阿爾山原生態的自然環境、涼爽的天氣、豐沛的降雨,以及那不經雕琢的自然美,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數百萬游客。
阿爾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宇說:“2018年,阿爾山的游客突破43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2.5億元。僅2018年11月1日至12月26日,阿爾山市共接待游客49.3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36億元。”
有山有水、有花有樹、有庭有田,美不勝收。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景區、蒙格罕山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景區、綽勒水庫生態旅游區、阿爾山國家森林(地質)公園……說起興安盟的旅游景點,游客如數家珍。
“跌落崖頭無底潭,潑下銀珠百尺簾。游人觀止不思返,舉目驚知別有天。”這首詩描寫的是瀑布的美景,而這樣旖旎的景色就是扎賚特旗楊樹溝瀑布。
一望無際的麥田中盤旋著一條條蜿蜒的棧道。棧道上古色古香的茅草屋、觀景臺、小木橋相映成趣。一陣微風徐來,千波稻浪,花香襲人——這就是烏蘭浩特市具有朝鮮族特色的村寨三合村。特色濃郁的民俗風情一條街、別具一格的帽子廣場、雅致的水景公園……花鄉小鎮義勒力特鎮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游人觀賞拍照、駐足游玩。
從科右前旗沿著302國道方向走,有科爾沁鎮至烏蘭毛都蘇木、察爾森鎮至滿族屯滿族鄉、歸流河鎮至德伯斯鎮3條旅游線路,形成了以烏蘭毛都蘇木為核心的科爾沁草原風情旅游等特色旅游圈,創新打造了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
曾數次前往阿爾山旅游的劉麗興奮地說:“夏季的興安盟太迷人太夢幻了,每次去游玩總是讓人流連忘返、難舍難離。多年下來,興安盟的旅游景點我基本都看過了走過了,有幸見證了這里生態的開發保護,綠色生態資源的發展成長。”古語說,將欲取之,必先予之。阿爾山的旅游發展取得的成績歸功于對生態環境的長期保護,得益于自然的饋贈。“良好的生態、優美的環境是興安盟最大的特色和優勢,也是最重要的資源和資本。我們一定會堅守這個發展的最大本錢,確保良好的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真正讓興安盟特有的綠水青山帶來金山銀山。”興安盟委書記張恩惠說。
延伸綠色發展產業鏈
創新綠色發展永無止境,打造特色品牌贏得未來。新年伊始,興安盟委提出了要加快旅游資源資本化運作,組建文旅集團,設立旅游產業基金,推動景區景點創新發展,加強精品旅游線產品營銷,擴大旅游客源地市場宣傳推介,做大做強做優冬季旅游引爆全域旅游,確保全年旅游收入和人數增長20%以上,力爭用5年時間全盟旅游收入達到200億元、旅游人數突破2000萬人次,實現翻番目標。
起步就要高抬腿,開門就要開門紅。興安盟旅游產業打造以阿爾山為龍頭和核心,以科右前旗和烏蘭浩特為兩翼,扎賚特旗、科右中旗和突泉縣為支撐的全域旅游格局,強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思路鼓舞人心,新戰略催人奮進。
2019年,興安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叮囑,聚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并確定了下一步的工作目標:立足資源優勢推進“烏阿海滿”旅游協作,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形成線路互聯、客源互流、產品互補的統一旅游市場;加快建設科右前旗科爾沁草原觀光帶,發揮烏蘭浩特市中心城市輻射作用,著力打造服務全域、輻射周邊、帶動旗縣的旅游集散地;加快推進投資4.5億元創建的神駿山景區建設,全面啟動雪花小鎮建設;加快推進科右中旗楓情草原、英雄馬鎮建設;加快推進穿越大興安1000公里金哈達風光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