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2年冬奧會進入“北京時間”,冬季運動和中國冰雪產業也進入黃金發展期。地處南方的上海,近年來在冰雪項目上實現跨越式發展,努力打造海派冰雪體育文化。上海市冰雪運動協會主席嚴家棟介紹,近年來申城以社會化俱樂部引領和體教結合培育人才等多種方式,提升冰上運動在市民尤其是青少年中的熱度,對推廣冬季運動發展進行了全新探索。
截至目前,上海有15塊冰場、7條冰壺道;開展了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球、速度滑冰、冰壺、雪車、滑雪等7個冰雪運動項目;共有冰上、雪上、輪滑俱樂部15個,運營15塊冰場(其中標準冰場4塊)以及9家室內滑雪俱樂部;冰上項目普及到40多所學校,雪上項目課程已累計進入30余所中小學,每年參加各類冰雪活動(訓練)的人數達30多萬人次。
在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徐彬看來,“北冰南展”的國家戰略,在申城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規模逐年擴大,精心布局落實。比如,冰壺項目在徐匯、松江、黃浦、靜安、閔行區都有所發展,全市注冊運動員為329人,比上屆市運會遞增50%。花樣滑冰在靜安、閔行、浦東、松江、楊浦區注冊運動員235人,比上屆市運會遞增了170%。
上海已命名6個冰雪運動項目青少年精英訓練基地,將冰上項目納入日常考核,在訓練、比賽、教練聘請、運動員激勵、保障等方面為培養優秀青少年運動員創造良好條件;積極舉辦青少年冰雪運動的夏令營、冬令營,讓更多青少年直接參與冰雪運動;開展初級教練員和裁判員的培訓,實現冰雪運動專業化發展。數據顯示,全年參加培訓的青少年近3000人,參與活動近21萬人次。鹽湖城冬奧會,楊揚獲得中國冬奧首金;如今,楊揚扎根上海發展冰雪事業,挖掘有潛質的好苗子。上海冰雪人才挖掘始終不忘校園,堅持從娃娃抓起。或許,上海很快就能迎來自己培育的“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