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6年冬奧會周期開啟,各冰雪運動隊已陸續開展賽季前訓練。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于海燕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隊伍在米蘭周期的備戰正處于夯實基本功階段,2026年冬奧會項目設置已經確定,為各隊進一步明確目標、制定計劃、夯實基礎指明了方向。
據了解,目前,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冰壺、單板滑雪U型場地、單板滑雪平行大回轉、單板滑雪大跳臺和坡面障礙技巧、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等17個項目已開展訓練營,共有超過460名運動員參加。各訓練營均以進行體能訓練、專項訓練為主,為層層選拔直至最終選拔出高、精、尖國家訓練營運動員做準備。
根據規劃,即將到來的2022-2023賽季和2023-2024賽季是隊伍夯實基本功階段。各隊將堅持刻苦訓練、科學訓練、創新訓練、安全訓練,腳踏實地、苦練內功。2024-2025賽季和2025-2026賽季,備戰進入爭奪奧運資格階段,將主要圍繞精準參賽與打贏米蘭做好工作。
于海燕表示,現階段備戰工作將兼顧筑牢基礎與創新機制,優化布局、突出重點,精兵作戰、提高效率:統籌冰雪項目在全國的項目布局,充分整合優質資源,采取多種形式組建國家隊;建立訓練參賽目標管理機制,精準培養選拔優秀運動員,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對內合理辦賽,對外科學參賽,在高水平賽事中磨練提高競爭實力;建立復合型團隊,堅持運動隊需求導向,強化重點項群、重點運動員保障。
根據國際奧委會通過的冬奧會項目設置方案,2026年冬奧會將設置116個小項,相比北京冬奧會109個小項有所調整。已確定增加滑雪登山1個大項,包括滑雪登山女子短距離、男子短距離、混合接力3個小項,同時新增鋼架雪車混合團體、雪橇女子雙人、跳臺滑雪女子個人大跳臺、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男、女雙人5個小項,取消高山滑雪混合團體1個小項。
項目設置的變化,對中國冰雪項目而言,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要全力以赴取得新增項目的參賽資格,敢于碰硬破壁,部分項目力爭進入決賽,形成爭奪獎牌的競技優勢,”于海燕說。
她表示,8個新增小項在我國均已開展。例如,2020年的洛桑青冬奧會上,中國登山協會培養的小將索朗曲珍獲得了個人越野和短距離兩個項目的第四名,顯示出我國年輕運動員的潛力,我國滑雪登山運動員也頻頻亮相世界賽場。鋼架雪車、雪橇、跳臺滑雪、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項目的新增小項,都可以立足于現有人才儲備,根據新項目規則,結合米蘭冬奧會目標,進一步科學選材,精準訓練,提高備戰效益,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秀的備戰隊伍。
同時,備戰北京冬奧會積累的成功經驗也將進一步運用到新周期的備戰中,繼續堅持“四個訓練”,即刻苦訓練、科學訓練、創新訓練和安全訓練。于海燕表示,新周期各隊在“刻苦訓練”和“安全訓練”的基礎上,繼續強化“科學訓練”和“創新訓練”,要堅持問題導向,立足于實用管用,提高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縮短與世界高水平運動員的差距,發揚刻苦訓練精神,同時繼續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守反興奮劑問題“底線”。
據了解,2026年冬奧會新增小項后續將納入全國冬季運動會、全國冠軍賽等競賽體系中,充分發揮綜合性運動會在推進冬奧會備戰和促進新增項目發展等方面的杠桿作用,擴大新增項目的社會影響,調動各地方參與備戰的積極性。(作者:季芳)
據了解,目前,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冰壺、單板滑雪U型場地、單板滑雪平行大回轉、單板滑雪大跳臺和坡面障礙技巧、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等17個項目已開展訓練營,共有超過460名運動員參加。各訓練營均以進行體能訓練、專項訓練為主,為層層選拔直至最終選拔出高、精、尖國家訓練營運動員做準備。
根據規劃,即將到來的2022-2023賽季和2023-2024賽季是隊伍夯實基本功階段。各隊將堅持刻苦訓練、科學訓練、創新訓練、安全訓練,腳踏實地、苦練內功。2024-2025賽季和2025-2026賽季,備戰進入爭奪奧運資格階段,將主要圍繞精準參賽與打贏米蘭做好工作。
于海燕表示,現階段備戰工作將兼顧筑牢基礎與創新機制,優化布局、突出重點,精兵作戰、提高效率:統籌冰雪項目在全國的項目布局,充分整合優質資源,采取多種形式組建國家隊;建立訓練參賽目標管理機制,精準培養選拔優秀運動員,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對內合理辦賽,對外科學參賽,在高水平賽事中磨練提高競爭實力;建立復合型團隊,堅持運動隊需求導向,強化重點項群、重點運動員保障。
根據國際奧委會通過的冬奧會項目設置方案,2026年冬奧會將設置116個小項,相比北京冬奧會109個小項有所調整。已確定增加滑雪登山1個大項,包括滑雪登山女子短距離、男子短距離、混合接力3個小項,同時新增鋼架雪車混合團體、雪橇女子雙人、跳臺滑雪女子個人大跳臺、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男、女雙人5個小項,取消高山滑雪混合團體1個小項。
項目設置的變化,對中國冰雪項目而言,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要全力以赴取得新增項目的參賽資格,敢于碰硬破壁,部分項目力爭進入決賽,形成爭奪獎牌的競技優勢,”于海燕說。
她表示,8個新增小項在我國均已開展。例如,2020年的洛桑青冬奧會上,中國登山協會培養的小將索朗曲珍獲得了個人越野和短距離兩個項目的第四名,顯示出我國年輕運動員的潛力,我國滑雪登山運動員也頻頻亮相世界賽場。鋼架雪車、雪橇、跳臺滑雪、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項目的新增小項,都可以立足于現有人才儲備,根據新項目規則,結合米蘭冬奧會目標,進一步科學選材,精準訓練,提高備戰效益,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秀的備戰隊伍。
同時,備戰北京冬奧會積累的成功經驗也將進一步運用到新周期的備戰中,繼續堅持“四個訓練”,即刻苦訓練、科學訓練、創新訓練和安全訓練。于海燕表示,新周期各隊在“刻苦訓練”和“安全訓練”的基礎上,繼續強化“科學訓練”和“創新訓練”,要堅持問題導向,立足于實用管用,提高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縮短與世界高水平運動員的差距,發揚刻苦訓練精神,同時繼續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守反興奮劑問題“底線”。
據了解,2026年冬奧會新增小項后續將納入全國冬季運動會、全國冠軍賽等競賽體系中,充分發揮綜合性運動會在推進冬奧會備戰和促進新增項目發展等方面的杠桿作用,擴大新增項目的社會影響,調動各地方參與備戰的積極性。(作者: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