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越來越近,人們對于冰雪運動的熱情也越來越高。“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是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時,向國際社會作出的鄭重承諾。隨著各地冰雪運動的普及推廣,近幾年,冰雪運動在我國“熱乎”了起來。北京冬奧組委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北京冬奧會的籌備和舉辦,對于中國冰雪運動普及與發展具有巨大的帶動作用。“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正從愿景走向現實。
在北京市一個青少年冬奧體驗營的現場,來自不同小學的孩子們在模擬器材上玩得不亦樂乎。
旱地冰壺、冰球射門、高山滑雪模擬,在這里不僅能體驗各種冰雪運動,還能學習冰雪運動和冬奧會的知識。
這天為孩子們請來的老師可不一般,她是中國花樣滑冰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1994年,在挪威舉行的利勒哈默爾冬奧會上,陳露獲得了銅牌,實現了中國在冬奧會女子單人滑項目上獎牌零的突破。
1995年,在英國伯明翰舉行的花樣滑冰世錦賽上,陳露完成了一系列令人驚嘆的高難度動作,成為中國花滑史上第一個世界冠軍。
我國的冰雪運動起步晚,在那個年代,練花樣滑冰的人很少,優秀的專業運動員更是寥寥無幾。
在那時的國際冰雪運動舞臺上,中國隊曾經的孤獨和被邊緣化,深深觸痛了陳露。能讓更多的中國人了解冰雪運動、愛上冰雪運動,是陳露心里一直深藏的愿望。
陳露的這個愿望在這幾年逐漸成為現實。
2015年7月31日 北京申辦冬奧成功。
2015年,北京攜手張家口申冬奧成功,我國寫下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這也成為我國普及和推廣冰雪運動、促進其快速發展的契機。
之后,一系列規劃和文件相繼出臺,為冰雪運動的推廣做好了頂層設計。
在此指導下,“冰雪進校園”“冰雪進社區”等活動在各地陸續開展起來。
受北京市教委的邀請,陳露在2017年成為了北京市中小學生冰雪運動普及推廣活動形象大使。
這幾年,陳露在教育部門和許多學校的支持下,與眾多社會機構、志愿者一起,頻繁地走進校園,或帶孩子們到冰雪場,給孩子們講冰雪運動的知識,帶孩子們體驗冰雪運動。
慢慢地,陳露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對冰雪運動從完全陌生到逐漸了解、熟悉,尤其有許多孩子,已經愛上了在冰雪上飛舞的快樂。
經過幾年努力,如今,我國已經有全國校園冰雪運動特色校2062所,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835所,越來越多的孩子有機會參與到冰雪運動中。這樣的成績得來并不容易,它是國家和全社會各方不斷努力、克服種種困難取得的。
2020年,北京冬天格外冷,北京市中關村第二小學副校長祁志軍帶著老師們用3天時間澆出了一塊360平方米的冰場,這里成為了孩子們的樂園。
不過,冬天過去了,冰雪就融化了。怎么辦呢?為了讓孩子們隨時都能體驗冰雪運動,許多學校都嘗試結合實際情況,設計了靈活多樣的旱地冰雪課程。
現在全國很多學校都開設了旱地滑雪、冰壺、冰球等課程,利用專門的器材,模擬在冰雪上的動作,讓孩子們有真實的體驗感。當真正在冰雪上運動時,孩子們已經掌握了技能,可以很快地適應。
在這些課上,孩子們不僅鍛煉了身體,還懂得了合作與付出,更重要的是,體驗到了運動帶來的快樂,真心愛上了冰雪運動。
顏忠是哈爾濱雙城區的一位冰球愛好者。從年輕時顏忠就喜歡打冰球,但是每年只有在冬天才能有真正的室外冰場,其他季節,顏忠只能和隊友們在土場地上打打假的冰球。
即使在哈爾濱這樣的東北城市,冰雪運動曾經也只能在冬季才可以開展,這極大限制了冰雪運動的普及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力推動發展冰雪運動,許多城市都陸續建起了室內冰場。
顏忠家附近就建起了一座現代化的室內冰上運動中心氣膜館,顏忠和當地許多冰雪運動愛好者多年來的心愿終于實現。
冰上運動中心采取公益加商業運營的模式,政府承擔一定的運營費用,周一到周五每天向市民免費開放6小時。
為了鼓勵市民更積極地參與冰雪運動,提高水平,當地政府還聘請了專業教練,免費在場地內對愛好者們進行指導,并且發掘有潛力的孩子,進行專業培訓。
經過幾年努力,現在全國范圍內的冰場、滑雪場等冰雪運動場地大幅增加,各類冰雪運動設施也日益完備。
截至2021年年初,全國已有654塊標準冰場,較2015年增加317%;已有803個室內外各類滑雪場,較2015年增加41%。有了場地的保障,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冰雪運動愛好者的隊伍里來,追逐自己的夢想,或者只是單純地享受運動的快樂。
看到這些人在冰雪上瀟灑的身影,您是不是也想踏上冰雪體驗一下?據介紹,在群眾性冰雪運動方面,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時,我國參與冰雪運動的人群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和西北等部分區域,“冰雪運動不出山海關”。“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是發展冰雪運動的“初心”,就是讓更多的人走上冰雪,在冰雪運動中收獲健康和快樂。而隨著冰雪運動興起,我國的冰雪產業也逐漸成為了“熱產業”。希望能有更多人投入到冰雪運動中,盡享冰雪魅力,揮灑運動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