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
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權。同年12月15日,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委會宣布成立,籌辦工作正式開始運轉。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轉眼,北京冬奧組委在籌辦冬奧會的路上已經砥礪前行了5年。根據籌辦工作進展和實際需要,北京冬奧組委不斷完善組委會組織機構,由最初的9個部門和2個運行中心,到目前組建了27個內設工作機構。組委會依靠實干精神,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冬奧會正在從藍圖逐漸變為現實。
場館建設——“冰絲帶”里的燈光亮起來
就在幾天前,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這座北京冬奧會標志性新建場館比賽大廳照明第一次亮起來。水泥地面揭去了黑色保護膜,場館整體視覺煥然一新。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
在亮堂的國家速滑館內,北京國家速滑館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武曉南蹲在顏色發青的水泥地面上感慨萬分,他腦子里閃現出“冰絲帶”從無到有的畫面,挖土方、打基礎、正負零、混凝土主體結構完成、內部結構建造、拉鋼索、曲面幕墻系統安裝,從去年年底“冰絲帶”展露亮麗外形,到現在場館比賽照明正式通電,千余個日日夜夜,凝結了他和他的同事以及數以千計的施工人員的無數心血。
武曉南憧憬著明天。在他的腳下,1.2萬平方米的水泥地面平整度誤差最大不超過5毫米,水泥下面是連接長度超過120公里的制冷管線。說到制冷,國家速滑館將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也是冬奧會場館首個提出采用這項技術的場館,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此舉起到了帶動作用,北京冬奧會北京賽區15塊冰面中,7塊將采用二氧化碳技術制冰。
但同樣是二氧化碳制冰,國家速滑館的難度非其他場館可比。1.2萬平方米的制冰不是簡單的面積疊加,需要解決此前沒有遇到過的難題,其中冰場結構和冰場二氧化碳制冷系統,在本月11日還獲得了國家專利局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所以真正實現這塊巨大的冰面,挑戰也是巨大的。
據北京冬奧組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不懈努力,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在北京賽區,首鋼滑雪大跳臺完工并舉辦了國際雪聯世界杯比賽,國家游泳中心完成全冰面測試并舉辦了全國青少年冰壺公開賽,國家體育館、首都體育館等現有場館改造加快推進。
首鋼滑雪大跳臺
在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競速賽道及供水、供電、索道、造雪等配套設施全部完成,達到測試活動要求;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道建設基本完成,10月底通過了國際雪車和國際雪橇聯合會共同舉行的場地認證。
在張家口賽區,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完工;云頂滑雪公園6條賽道全部完成,并舉行了自由式和單板滑雪U型池世界杯比賽。所有競賽場館將于今冬完工,并達到測試活動要求。近期,國際滑冰聯盟、國際滑雪聯合會等4個國際冬季單項體育聯合會來華,對主要競賽場館進行了場地考察后給予了高度評價。
非競賽場館建設、改造工作也在穩步推進。三個賽區的冬奧村全部封頂,國際媒體中心明年7月交付使用。在基礎設施方面,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全線通車,一年多來運行良好,極大方便了群眾出行。水務、電力、市政、通信等配套設施同步建設。
冰雪運動——得到普及發展
12歲的男孩竇中銘是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初一在讀學生。讓他自豪的是,他的媽媽是冬奧組委的工作人員,這讓他對奧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媽媽曾跟竇中銘說,“要想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世界聽到中國的聲音,必須學會用國際語言進行交流。”在媽媽的帶動下,竇中銘更加努力地學習英語,還用英文學習了很多奧林匹克知識。
多渠道、豐富多彩地開展奧林匹克教育活動已在北京及全國很多地區中小學得到有效落實。像竇中銘一樣,很多中小學生開始主動地尋找自己喜愛的奧林匹克教育項目或者參與冰雪運動。
從北京籌辦2008年奧運會開始,奧林匹克就在校園扎根。自籌辦冬奧會以來,奧林匹克教育得到進一步深化。
2018年8月8日,北京冬奧組委面向全球征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吉祥物,在全國中小學生中開展“我心中的冬奧吉祥物”主題活動。
今年9月,北京發布了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教育材料,幾天前成功地舉辦了國際奧林匹克教育論壇活動。
目前,北京冬奧組委聯合教育部門,已在全國范圍內遴選出627所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和1036所冰雪運動特色校。
北京冬奧組委還面向社會,深入實施“共享冬奧”公眾參與計劃,推動冬奧知識、冰雪運動進校園、進社區,協助組織市民快樂冰雪季、冰雪運動全覆蓋等文體活動,北京冬奧組委和市區有關方面積極為市民創造接觸冰雪運動、參與冬奧的機會。
2018年,本市“上冰雪”的人數大約是502萬人次。有關方面測算,2019年這個數字達到550萬人次。預計到2022年,北京“上冰雪”人數將達到800萬人次。
冬奧形象——宣傳推廣深入人心
2018年2月25日晚,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視頻,向全世界發出誠摯邀請——2022年相約北京!全世界都期待著,北京再一次站到世界體育舞臺的中央,通過與冰雪的激情碰撞,展示出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北京8分鐘”文藝表演精彩呈現,進一步加強了北京冬奧會的形象注意力。
此后,北京冬奧組委發布了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愿景以及會徽“冬夢”“飛躍”,面向國內外發布了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舉辦了倒計時1000天、倒計時500天、冬奧歌曲全球征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等活動,借助國慶70周年活動、“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世界園藝博覽會等重大活動,融入冬奧元素,提升了北京冬奧會影響力。
北京冬奧組委還發布了第一屆冬奧優秀音樂作品、色彩系統和核心圖形,特別是動態核心圖形,實現了奧運史上的首創。與此同時,獎牌和火炬設計、開閉幕式創意方案進入國際奧委會審議階段,開閉幕式表演團隊選拔、技術保障等工作也在同步推進。
這一切宣傳推廣活動逐步深入人心,讓市民對北京冬奧會加強了了解,為成功舉辦冬奧盛會打下了基礎。
志愿服務——超98萬人申請服務冬奧
今年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愿者日。這一天,在北京大學舉辦了“燃情冰雪 志愿相約”北京冬奧會賽會志愿者申請人代表座談會暨12·5國際志愿者日主題活動。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外文系2016級本科生袁舒,結合過往的志愿服務經歷,向與會嘉賓分享了自己參與志愿服務所收獲的思考和體會,表達了對奧運精神的理解、對冬奧志愿工作的熱情。
就在一年前的這天,她在北京冬奧會啟動賽會全球志愿者招募的第一時刻,幸運地成為首個大學生申請人。“作為志愿者參與冬奧會是我的夢想,我要努力圓夢。”袁舒說。
北京冬奧組委志愿者部部長滕盛萍介紹說,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會志愿者全球招募啟動一年來,有來自全球168個國家和地區的志愿者踴躍報名,人數逾98萬,為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提供了重要人力保障。由滕盛萍領銜的北京冬奧組委志愿者部于今年4月底成立,除負責北京冬奧會賽會志愿者招募選拔、宣傳培訓、運行管理、激勵保障等工作外,還負責冬奧會賽事服務和觀眾體驗工作。
在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5周年之際,北京冬奧組委志愿者部組織了“志愿者回家”主題活動,邀請往屆奧運會志愿者代表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志愿者工作建言獻策。主題活動得到了廣大志愿者的熱烈響應,也進一步激發了青年人成為賽會志愿者愿望。
12月11日,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舉辦了“上冰雪迎冬奧”第四屆國際青年冰雪體驗營開營儀式暨2020年“一帶一路”國際志愿服務對話會,來自40個國家的90名國際青年代表來到了現場,11個國家、15個組織的國外青年組織代表在線參加了活動。來自不同國家、有著不同膚色的營員們都表達了同一個期待——希望能成為北京冬奧會志愿者。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烏克蘭留學生李霞有著文物保護、主持策展等多方面的志愿服務經歷,她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說,“如果能有幸成為北京冬奧會志愿者,將是一生難忘的經歷。”
按計劃,冬奧會將招募2.7萬名賽會志愿者,冬殘奧會招募1.2萬名賽會志愿者。報名將于2021年6月30日截止,錄用工作將于2021年9月30日完成。據統計,在北京冬奧會賽會志愿者的報名者中,18—35歲的青年占比超過95%,在校學生占比85%。“待賽會志愿者招募完成后,我們將正式啟動培訓工作。志愿者部將持續優化各場館志愿者的人員、崗位、來源計劃等,讓更廣泛群體有機會親身體驗志愿文化和奧運精神。”滕盛萍說。
市場開發——舉辦賽會的保障
今年12月9日至11日,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特許商品訂貨會在延慶賽區舉行。自北京冬奧會特許經營計劃正式啟動以來,北京冬奧組委已先后在北京賽區和張家口賽區舉辦過5次訂貨會,本次訂貨會各廠商對包括冰雪運動主題、春節主題特許商品在內的數百款重點推薦商品和即將上市的新品進行了推介分享。
家住回龍觀的何素麗已退休,曾擔任2008年奧運會的火炬手。她的愛好是奧運收藏,尤其是奧運特許商品,北京冬奧組委每次上市特許商品新品,她總是在第一時間去特許零售店選購。短短十幾年,收藏品成千上萬。于是,她做出了一個決定,將自己的一個三居室住房改成收藏館,街坊四鄰和附近的中小學生都慕名而來參觀。
據北京冬奧組委市場開發部部長樸學東介紹,自2017年2月北京冬奧會市場開發計劃啟動以來,北京冬奧組委已成功簽約各層級贊助企業37家。北京冬奧會特許經營計劃于2018年7月正式啟動,目前簽約特許生產商27家、特許零售商61家。特許生產企業開發的特許商品共15個類別,特許零售企業目前已經開設121家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實體店,在天貓平臺開設了奧林匹克官方旗艦店網店,并實現了在高鐵列車以及中國銀行、中國郵政、安踏品牌專賣店、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聯通等線下自有渠道的特許商品銷售。
秉承“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的理念,以如期“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為目標,北京冬奧組委還在籌辦工作總體計劃、賽事組織、賽會服務保障、國際交流合作、可持續和遺產工作、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成果。未來一年多,冬奧籌辦工作將進入全力沖刺、全面就緒、決戰決勝、圓滿收官的關鍵階段。尤其是明年10月將進入賽時運行階段,籌辦任務更重、工作節奏更快。據悉,北京冬奧組委將在場館建設、倒計時一周年、倒計時100天等重要節點組織豐富的文化活動,繼續舉辦“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等活動;發布口號、火炬傳遞路線,開展圣火采集、火炬傳遞工作;確定開閉幕式創意和表演方案,全面開展排練制作。冬奧風已經讓市民感到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