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北三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高位推動‘白雪換白銀’。冰雪已經成為吉林省新名片。隨著2022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冰雪熱持續升溫,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東北地區的比較優勢,實現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已成為亟待回答的重大課題。”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吉林省委主委、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楊安娣說。
今年兩會她準備了兩份提案,一是《關于促進寒地冰雪經濟發展,培育東北振興新動能》;二是《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推經濟全面發展》,都是她對于發展旅游經濟的再思考,再認識。
多年來,楊安娣始終關注冰雪發展和鄉村振興問題。在2018年兩會上,楊安娣專門提交了《發展鄉村旅游、破解空心村難題,開啟美麗鄉村新模式》的提案,并在多種場合呼吁爭取;在2019年兩會上,她提交了一份頗受矚目的提案《“冰雪絲綢之路”建設,推動“一帶一路”在東北地區的再挖掘、再實踐》,直接促成了“國研經濟研究院中國冰雪經濟研究中心”的啟動。她告訴記者,在推動吉林省全面振興發展中,最為提振信心的板塊,當數旅游業,而這其中“冰雪”是一支奇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則對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深遠意義。
楊安娣說,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自己有責任把在工作和調研中了解到的真實情況盡可能多地帶去北京,為吉林經濟發展貢獻力量。為了更好的摸清情況,她在繁忙的工作中擠出大量的時間到省內的冰雪景區、冰雪企業,鄉村旅游點去實地調研,聽聽他們的聲音,盡力為他們謀劃發展的方向。
發展冰雪經濟,人才先行。“要充分借助吉林省文化旅游資源和高校的國際化辦學優勢,開展東北地區文旅教育、人才培養、冰雪國際思路課題研究,滿足吉林省冰雪產業及冰雪旅游發展需要,”楊安娣告訴記者,在今年的提案里,她呼吁鼓勵高校開設相關專業,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力度,補足冰雪經濟發展的人才短板。(記者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