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6日,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將在呼倫貝爾市盛大開幕。作為主賽場,這場全國賽事帶給呼倫貝爾的,將不僅僅是一場冰雪體育盛會,還有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如何邁出關鍵的一步?“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呼倫貝爾冰雪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呼倫貝爾將依托寒冷氣候環境和富集的冰雪資源優勢,實施‘冰雪+旅游、冰雪+產業、冰雪+體育’等融合發展戰略,著力把生態資源和氣候環境優勢轉化為產業產品優勢、質量品牌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真正把冷資源變成‘熱’產業”,市委書記于立新說。
借力“十四冬”,呼倫貝爾市高標準建設完善了“十四冬”冰上運動訓練中心、牙克石鳳凰山滑雪場、扎蘭屯市金龍山滑雪場等場館及相關配套設施。這些場館在“十四冬”之后,將成為當地開展冰雪賽事和群眾冰雪運動的重要基地。
體育本身蘊含著巨大經濟功能與價值,體育運動能夠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生產力發展,可以促進消費,帶動關聯產業,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體育賽事的背后,是孕育之中的體育經濟。
呼倫貝爾市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近年來承辦了國際雪聯反季節滑雪賽、全國越野滑雪、冬季兩項、單板滑雪U型場地比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雪上技巧比賽及花樣滑冰、短道速滑等30多次高水平比賽。呼倫貝爾市廣泛開展冬季那達慕、冰雪活動、冰雪嘉年華等冬季全民健身系列活動,通過系列冰雪賽事撬動呼倫貝爾冬季冰雪旅游經濟的發展。
海拉爾區是呼倫貝爾市冰雪運動的領軍者。2017年,在提出打造國際化冰雪運動名城的目標后,海拉爾的冰雪運動基礎設備設施建設和人才培養步入了快車道,海拉爾雪地越野汽車和摩托車錦標賽已連續舉辦7屆,每年參與人數超過10萬人次。歷史上這座素以冰雪運動聞名的城市,正在煥發出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
呼倫貝爾市的目標是,建設國際冰雪運動名城,努力打造海拉爾區冰上運動引領核心區,牙克石市、扎蘭屯市滑雪運動先行區,喜桂圖、昂勒冰雪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力爭到2025年,基本形成完備的冰雪運動服務體系,參加冰雪運動人次達到500萬以上。
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冬季旅游、冰雪產業在呼倫貝爾大地上正深度破題。
呼倫貝爾市冬季漫長、雪原廣闊。林海雪原是呼倫貝爾市冬季純正的底色。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拓展,呼倫貝爾市被國內眾多旅游網站評為國內冰雪游熱門目的地。
呼倫貝爾市在“冰雪+”上大做文章,讓冰雪與文化和體育牽手,打造中國冬季旅游新高地。
從呼倫貝爾市冰雪那達慕,到根河市中國冷極節、牙克石市開雪節、扎蘭屯光豬滑雪節、鄂溫克族自治旗冬季游牧文化展示活動……呼倫貝爾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深度開發冰雪產品,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域的一地一品、一地一特色的冰雪旅游新格局。
2019年,呼倫貝爾市冬季旅游重點推出了4條冰雪旅游精品線路、舉辦10大冰雪品牌活動、開發7大冰雪體驗產品,打造出“冰雪+體育”“冰雪+民俗”“冰雪+文化”等深度融合的冬季特色系列旅游產品。
到2025年,呼倫貝爾冰雪旅游收入有望突破350億元,真正讓冷資源迸發出熱效應,讓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因畏懼寒冷,通往呼倫貝爾市的路往往成為人們的畏途。可有些企業,對這里的極寒天氣卻趨之若鶩。
2009年設立的牙克石高新區,是國內首家以冬季汽車測試為主導產業的高新區,目前已建成4個大型測試場。測試場主要對高端車輛、乘用車、載重汽車、軍車進行整車測試,同時對汽車輪胎和其他主要零部件進行測試。這些企業看中的,正是這里的寒冷氣候資源。
成立于2018年的扎蘭屯臨空產業園內蒙古飛行學院,相繼開展了到海拉爾、新右旗、根河、加格達奇機場轉場飛行訓練,這對于飛行員應對復雜天氣條件、提高飛行駕駛技術和心理素質具有重要意義。今年8月,新巴爾虎左旗廣汽集團寒區試驗場開工建設,計劃明年10月建成。
如今,呼倫貝爾已初步形成了以牙克石亞洲太平洋地區冬季汽車測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體,以陳旗和新左旗冬季汽車試驗試駕產業園為兩翼,扎蘭屯臨空產業園為補充的產業發展格局,極冷環境工業產品檢驗檢測產業初具規模。
到“十四五”末期,呼倫貝爾將初步建成以冰雪文化旅游、冰雪體育運動、冰雪工業原件測試、冰雪裝備制造、冰雪人才教育培訓、寒地高端論壇會展為核心的“6+X”冰雪產業全鏈條發展體系,冰雪產業年收入可達到450億元以上,成為引領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點。(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玉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