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五月冬天的雪還沒有完全融化,到九月下旬又開始下雪了。”呼倫貝爾海拉爾區伊敏小學校長趙宏說出了海拉爾一年的天氣情況,而這也是呼倫貝爾的根河、鄂倫春旗等地共同的情況。一年中長達七個月的供暖期,最冷的時候白天零下二三十攝氏度,在內蒙古的東北地區這樣的天氣是常態,不過冰天雪地也給了他們發展冬季運動的天然條件。
在內蒙古根河業余體校,孩子們正在熱火朝天地訓練,對他們來講,短短三個月的夏天是訓練的黃金時間。根河深處大興安嶺腹地,也是中國冷極,冬天最冷曾經達到零下58攝氏度,“因為根河這樣的地理環境,現在我們開展了大道速度滑冰、短道速度滑冰、越野滑雪、冰球、中長跑馬拉松等項目,運動員130多人。冬天教練們改造了林場的伐木路做出越野滑雪的環形場地,3.5公里環形一圈,2.3公里環形一圈,利用天然雪道,綁紅布條做標記。”根河業余體校校長劉斯衛說。
“越冷越熱情”,這是劉斯衛對根河體育的總結。孩子們肯吃苦,教練員能最大限度利用自然條件克服困難訓練,校長對自己的隊伍了如指掌,對每個孩子都如數家珍。這里冬天只有6個小時的白天,孩子們每周末要花40分鐘徒步上山進行越野滑雪訓練,夏天中長跑隊的隊員也每周穿梭在林區里利用五峰山約40公里的簡易路進行訓練。
“除了在山上訓練,我們還主要利用新建的綜合體育館、根河二中的田徑場、體校的軟沙地訓練跑道等訓練,冬天練技術,夏天練體能。”劉斯衛說,“山上的跑道以草皮自然坡路為主,也增加了隊員們在奔跑中的運動快樂,提高隊員們的反應能力,加強力量,使孩子們更接近自然玩跑的狀態,隊員們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
和根河二中的良好協作也是孩子們能安心訓練的重要原因。“我們把孩子從下面的各個旗鄉選拔上來之后,孩子們可以直接在市里的學校就讀,大家只利用業余時間在體校訓練,這也讓很多家長解除了后顧之憂。”劉斯衛說。根河二中體育組組長崔建林也說道:“除了保證孩子們的文化課之外,學校還提供場地讓體校共用,有時候人手不夠了體育組的老師也會幫體校訓練。大家共同努力,向上輸送了很多根河的體育人才,也起到了相互促進的作用,在全運會、自治區運動會上,我們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在海拉爾,學校也主動引進了冰雪運動。夏天輪滑冬天速滑是伊敏小學的特色課程,以“普及+特長”的模式對學生進行拓展課程教育。僅開始普及輪滑項目一年多的時間,就培養出三名體育特長生輸送到體校。趙宏說:“我們開展輪滑速滑不僅是希望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還希望給他們未來多一份選擇,讓他們從小愛上運動,家長也非常認同。”
今年十歲的盧瑜琪是伊敏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學習輪滑兩年了,她說盡管從輪滑轉速滑的時候一上冰就摔,但還是更喜歡在冰上滑的狀態,因為更快更有意思。在趙宏看來,夏天的輪滑是為速滑做基礎,在陸地上進行最基本的訓練后,到冬天就可以直接上冰了,孩子的基本功通過陸地來訓練,上冰就會很輕松。
在第十四屆自治區運會上呼倫貝爾體校速度滑冰隊共奪得了13枚金牌、14枚銀牌、18枚銅牌。速滑隊教練金星陽表示,現在正在積極備戰十四冬,希望能在青年組取得好成績。“因為夏天冰場也都休息,目前夏訓主要以跑步、自行車和輪滑為主要訓練手段。組隊三年來領導非常支持速度滑冰,冬天我們會去長春室內冰場訓練,以此解決因室外冰場太冷無法保證訓練時間的問題。”隊里13歲的楊金津練習滑冰六年了,參加過二青會、內蒙古自治區和呼倫貝爾市的比賽,他說每到輪轉冰的時候都需要一到兩周的適應期,夏天因為沒有冰所以著重通過長滑訓練耐力和技術。(顧寧 劉昕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