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聯合國家體育總局、發改委、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全國青少年冰雪運動進校園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冰雪運動進校園相關的教學、訓練、競賽等內容,提出到2022年,校園冰雪運動教學、訓練、競賽和管理體系基本健全。
冰雪運動進校園的重點和核心在哪兒?冰雪運動進校園的基礎薄弱,應如何加強保障?圍繞相關問題,記者采訪了教育部體衛藝司相關負責人。
“加快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是為了充分利用舉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這一重大機遇,調動各方面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積極性,提高校園冰雪運動普及水平,豐富體育教學活動內容,培養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實讓廣大青少年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該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介紹,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16年至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在全國中小學積極推進冰雪運動等特色項目,第二階段為2019年至2022年,面向全國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冬季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試點縣(區)、改革試驗區遴選工作。第三階段為2022年冬奧會后,充分利用冬奧會精神、文化和物質遺產,繼續做好特色學校、示范學校、試點縣(區)、改革試驗區創建和遴選工作,讓校園冰雪運動教學、訓練、競賽和管理體系更加健全,冰雪運動特色學校示范引領作用更加強勁。
值得注意的是,以特色帶動普及成為冰雪運動進校園的突破口。《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計劃遴選2000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2025年達到5000所,遴選100個校園冰雪運動試點縣(區),設立20個改革試驗區,同時鼓勵高校增設冰雪項目高水平運動隊,鼓勵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逐級創建冰雪運動特色學校,不斷推廣校園冰雪運動的普及發展。
(肖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