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吉林省吉林市的桃花已經綻放,但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場仍是一片冰雪世界。記者來到滑雪場,看到一群孩子正在開心地進行滑圈訓練。教練錢福全告訴記者,他們都是利用業余時間來學習滑雪的冰雪愛好者。
近年來,吉林省吉林市大力發展冰雪產業,以此促進老工業基地產業轉型,讓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享有“中國化學工業搖籃”美譽的吉化公司就坐落于吉林市,該市至今仍以化工、水泥等為主導產業。這些傳統產業鑄就了吉林市以往的輝煌,但邁向高質量發展,需要培育更多的新動能。吉林市地處長白山區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寒江雪柳、玉樹瓊花是當地冬日里常見的美景,每年吸引500多萬游客。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吉林市瞄準了冰雪資源。
吉林市委書記王庭凱認為,加快發展冰雪產業,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現實需要。冰雪產業外向度高、關聯度大、帶動性強,是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朝陽產業,契合消費升級的需求,“冰雪資源為我們打開了新天地,吉林將借北京冬奧會契機,建設‘霧凇之都,滑雪天堂’”。
在發展冰雪產業過程中,吉林市高標準編制冰雪產業發展規劃、雪場資源規劃、泛北大壺區域規劃,圍繞全產業鏈布局,聚焦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體育、冰雪制造等重點方向,靶向施策。目前吉林市建成12座滑雪場,雪道面積超過356萬平方米,雪道總長度近100公里,全市室外公益冰場達114塊。
“吉林的粉雪水分含量少而干爽,外觀呈顆粒狀,不易凝結,是滑雪愛好者最喜歡的雪質。”在萬科松花湖度假區滑雪場,總經理趙蘭菊告訴記者,雪場最近每天仍有2000多人滑雪,在一二月份冬雪旺季,每天人數可達五六千人。
吉林市下轄的舒蘭市也有個“雪鄉”,叫二合鄉。每到冬天,到處是玉樹瓊枝、銀裝素裹的美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去年,二合鄉接待14萬人,戶均收入達15萬元。
數據顯示,2018至2019年雪季,萬科松花湖度假區接待滑雪人次55.2萬,增長45%,旅游收入2.23億元,增長37%;北大壺度假區接待滑雪人次46.7萬,增長55.7%,旅游收入1.7億元,增長43%;霧凇島接待人次達到百萬人;溫泉度假區接待人次53.6萬,“賞霧凇、戲冰雪、泡溫泉”已成為吉林市冬季旅游的金字招牌,真正把“冷資源”變成了“熱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