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2019全球滑雪市場報告》發布(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诽岢?,北美滑雪市場強者恒強,歐洲市場穩中有降,日韓市場明顯下滑。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市場作為全球唯一快速增長的市場。
《報告》顯示,2017/18雪季是全球呈現上升趨勢的第二年。一些國家或地區的表現好于其他國家或地區,這是經歷了3年下滑之后的積極現象。雖然全球滑雪產業依舊面臨挑戰,西方國家滑雪者的數量在不減少的前提下趨于或多或少的停滯不前,但全球表現仍然處于較高水平。2017/18雪季是新千年以來全球排名第四的最佳雪季。
對于中國市場而言,伴隨2022年冬季奧運會激發了中國冬季運動的發展,在中國幾乎每個省都建有滑雪場。自2000年以來滑雪人數急劇增長。2015年中國被授予2022年冬奧會主辦國,進一步激發大眾對滑雪的熱情。過去幾個雪季均有大幅度增長,2018/19雪季總滑雪人次近2000萬,滑雪游客逐年增加。中國很快將躋身滑雪產業大玩家的行列。數據顯示,僅2018年一年,新開業的滑雪場有39家,滑雪場總數量達742家
不過,中國滑雪市場雖然發展快速,但大多數滑雪場的裝備仍然很差,僅配備1個或幾個魔毯且多為初級道。僅有25家滑雪場接近西方標準,通常不具備住宿條件,且只有有限的幾個可以被稱為真正的滑雪度假勝地。
《報告》特別指出,中國滑雪市場面臨的挑戰就是學習滑雪的過程。對于初學者來說,如果第一次滑雪體驗很差,回頭率會很低。通常,中國滑雪場都很擁擠,里面還有大量失控的初學者,初次滑雪體驗的條件不太理想。基于此,傳統的高山滑雪教學方法是為在度假勝地停留一周的滑雪者設計的,不一定適合中國目前的消費模式。因此中國的當務之急是開發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教學體系,抓住中國巨大的潛在滑雪市場,而不是簡單地讓他們體驗一次性滑雪。
基于上述情況,中國滑雪市場也在變革。近幾年,包括北大壺、翠云山、富龍、云頂密苑、萬科松花湖、太舞、萬達長白山、萬龍和亞布力地區,每年都有一些新變化。未來,一些四季經營的度假目的地也會聯合經營。目前,中國有26個室內滑雪場(大多數在北京和上海周邊,2017到2019年還會有4個新建的室內滑雪場)和一些北京周邊的24個100%人造雪的雪樂園,最高垂直落差有幾百米。
縱觀全球市場,除美國以外的所有其他地區在上個雪季都經歷了增長。在斯堪的納維亞,已連續4年呈上升趨勢,該地區的一些新項目也很有前景。雖然南半球在整個產業中所占比重很小,但在2018年冬季表現非常好。
不過,盡管全球出現了積極跡象,《報告》也提出了一些仍然存在的不那么有利的全球趨勢。首先,2018年韓國冬奧會并沒有給韓國的滑雪產業帶來任何積極的推動,滑雪度假區的游客人數也在持續下降。日本僅僅穩定在一個極低的水平。這兩個國家的情況表明,人口老齡化和不斷變化的趨勢似乎仍在促使滑雪者遠離滑雪場。這對滑雪產業來說仍然是一個威脅,尤其是當滑雪者對這項運動不夠投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