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阿爾泰山,在2018第十三屆新疆冬季旅游產業交易博覽會首次“牽手”,探索并開啟了新疆冬季旅游的新模式、新格局。
南疆地區著力打造絲綢之路文化和民族風情旅游區,推出民俗文化、胡楊攝影、自然觀光、沙漠探險等旅游產品,豐富冬季旅游產品供給,讓各地游客充分體驗“新疆是個好地方”。
2018—2019年冬季,新疆冰雪旅游如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勢。數據顯示,2018年11月—2019年1月,新疆接待國內外游客超過1100萬人次,同比增長超50%。
雪上逐夢“打卡”半個新疆
阜康天山天池國際滑雪場—昌吉努爾加滑雪場—新疆白云國際滑雪場—阿勒泰市將軍山滑雪場—新疆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滑雪場,這是1月19日—2月24日,庫爾勒市民葉鑫陪伴兒子葉慶安參加2019年新疆“冰雪季”大眾滑雪系列賽期間,輾轉天山南北的“打卡”軌跡。
2月24日,葉慶安在大眾滑雪系列賽(絲綢之路站)總決賽上獲得青少年男子組(單板)亞軍。
9歲的葉慶安,是庫爾勒市實驗中學三年級11班的學生。兩年前,他開始在庫爾勒市一家滑雪場學習滑雪。連續兩個雪季,他多次到烏魯木齊、昌吉、阿勒泰等地參加訓練和比賽。
與葉慶安相比,阿勒泰的孩子就更方便了。2月25日開學第一天,阿勒泰市實驗小學的學生就踏著晨光前往將軍山滑雪場,開始了滑雪課。為讓當地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阿勒泰市從2012年開始,就把中小學生體育課從操場“搬”到了滑雪場。
2018年12月15日,西北五省區雪場最長廂式高速纜車在新疆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滑雪場艾文道開通。纜車全長1750米,單向運力每小時2018人次,乘坐纜車游客5分鐘就可以到達海拔2300米的山頂。
葉鑫父子是這里的常客,“這提高了滑雪訓練的效率。就像飛行員積累飛行時長和飛行里程一樣,現在訓練一天累積的雪時和道長,是以前的好幾倍。”葉鑫說。
“纜車投入運營,吸引了更多游客到雪場滑雪,春節假期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接待游客突破10萬人次。”該度假區負責人介紹。
葉鑫父子執著的雪上追夢之旅,也是新疆冬季冰雪體育旅游火熱的真實寫照。
天山阿爾泰山首度“牽手”
天山、阿爾泰山,在2018第十三屆新疆冬季旅游產業交易博覽會首次“牽手”,探索并開啟了新疆冬季旅游的新模式、新格局。
本屆冬博會,采取烏魯木齊市和阿勒泰地區兩地聯辦的形式,多地呼應,相互聯動,把新疆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底蘊深厚的旅游文化展現出來,在國內外再掀新疆旅游新熱潮。
日前發布的《中國冰雪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2019)》顯示:烏魯木齊排名全國人氣最高的傳統冰雪旅游目的地第六位;“中國雪都”阿勒泰更是頻繁“霸屏”各大新聞媒體;在塔城地區,各縣市推出參與性強、趣味性濃的冰雪旅游主題活動。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冰雪旅游活動也是遍地開花:伊寧市舉辦第十二屆冰雪文化旅游節活動,各類滑冰滑雪及冬泳比賽項目精彩不斷;昭蘇舉辦了3次大型雪地“萬馬奔騰”活動,吸引上千名疆內外攝影愛好者;那拉提景區冬季首次對外開放營業……
南疆民族風情旅游升溫
視線轉向天山以南。
2019年元旦前夕,8名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自駕游游客,在白雪皚皚的巴音布魯克草原篝火旁迎接新年。上海游客周明聲說:“在巴音布魯克迎接新年,是一種難忘的體驗。”他和同伴商量好了,2019年7月底再來巴音布魯克看草原。
農歷正月初一,韓寒拍攝的賀歲檔電影《飛馳人生》上映,壯美的巴音布魯克草原在春節著實“火”了一把。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和碩、和靜、焉耆、尉犁分別依托各自優勢,結合民俗啟動了主題體驗活動,獲得游客稱贊。
阿克蘇地區深入推進“旅游+”融合發展,大力開發冰雪游、體育游、鄉村游、民俗游等旅游產品,引導和鼓勵民俗客棧、沙漠越野、探險徒步等業態發展。
同時,結合元旦、寒假、春節等節假日旅游市場,阿克蘇地區組織各縣(市)舉辦43項冬季旅游文化節慶活動。春節假期,阿克蘇地區共接待游客30.07萬人次,同比增長80.15%;實現旅游總收入4135.76萬元,同比增長386.44%。
1月1日,南疆絲路文化和民族風情旅游集散中心、喀什地區全域旅游服務中心和喀什自駕游服務中心啟動。
冬日暖陽下,墻上的雕花、腳下的各式花磚、縱橫交錯的小巷、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構成喀什民俗風情的生動畫卷。“既古樸又時尚。現在的喀什比記憶中更美了。”新加坡旅行者吳先生十幾年前曾經到訪新疆,故地重游,喀什古城給了他另一種溫暖而又新鮮的體驗。
南疆地區著力打造絲綢之路文化和民族風情旅游區,推出民俗文化、胡楊攝影、自然觀光、沙漠探險等旅游產品,豐富冬季旅游產品供給,讓各地游客充分體驗“新疆是個好地方”。(唐堪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