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論述。2020年7月,總書記在視察吉林時強調,要“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指明了前進方向。因此要忠實踐行總書記“冰雪兩山理論”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強我省冰雪旅游產業,厚植冰雪優勢、釋放冰雪紅利,探索走出一條彰顯吉林特色的冰雪旅游之路。
一、吉林省冰雪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吉林省通過不斷優化頂層設計、加強基礎設施、著力打造特色品牌等方式,提升冰雪旅游產業發展質效。在優化頂層設計方面,我省出臺全國首個《關于做大做強冰雪產業的實施意見》,進入“十四五”發展新征程,我省編制全國首個省級《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全面構建起以冰雪旅游、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和冰雪裝備為核心,以冰雪科技、冰雪人才、冰雪商貿等相關產業為支撐的“4+X”現代化冰雪產業體系。在加強基礎設施方面,吉林省現有滑雪場54家,雪道279條,單日最大接待量10萬人次。在打造特色品牌方面,吉林省打造“溫暖相約•冬季到吉林來玩雪”等形象品牌。根據國家文旅部數據,預計2021-2022年雪季,吉林省旅游接待規模將達到8500萬人次,可實現總收入1700億元,超過歷史最好水平。其中,萬科松花湖、萬達長白山、吉林北大湖三家大型滑雪度假區接待人次連續多年位列全國三甲。同時,根據2021年消費者冰雪旅游偏好調查顯示,在冰雪旅游熱門省份中吉林省位居全國第二,其中旅客喜歡的十大冰雪旅游目的地中長春和長白山風景區名列榜單。
二、吉林省冰雪旅游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滑雪類冰雪旅游項目消費成本過高
根據《中國冰雪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顯示,冰雪旅游中吸引游客最多的項目是滑雪類項目,參與率達22%,高于排名第二第三的溫泉(16%)和冰雕觀賞(10%)的人數,是吸引游客最多的旅游項目。但根據數據顯示我省主要滑雪場的人均消費為3523元,同比全國均價2398元,高出約46.9%,高額的滑雪成本勢必會影響游客的參與性和體驗性,從而影響我省游客數量的增長。而造成我省滑雪成本過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我省冰雪裝備制造業發展滯后,導致場地設備和個人運動裝備成本過高,從而使門票價格、個人裝備價格偏高。從我省冰雪裝備產品市場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場地設施方面,造雪車和壓雪車等造雪壓雪設備80%左右依靠進口,本省自產率很低;在個人裝備方面,主要來自于進口或是南方,本土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家企業,且主要集中于低端滑雪板、滑雪服等產品。總體來說我省冰雪裝備產業仍處于價值鏈低端。存在企業規模有限,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產品研發的投入和經驗不足,缺乏關鍵核心技術等問題。二是我省滑雪場內產品和服務定價偏高。就門票價格而言,根據馬蜂窩出行數據顯示全國滑雪場平日滑雪均價為4小時90元,全天120元,而吉林省平日滑雪價為4小時150元,全天170元,分別高出全國均價66%和41%,在中小型滑雪場定價方面我省也普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個人裝備購買租賃方面,場內設備租賃和購買價格偏高,動輒上萬。偏高的定價,使我省在滑雪旅游項目上失去價格優勢,從而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游客旅行目的地的選擇。
(二)冰雪旅游配套服務措施有待進一步完善。
交通方面:近幾年吉林省雖然加大了交通設施的建設力度,各大冰雪旅游景區相連接的道路得到了顯著改善,但仍然存在部分景區可進入差的現象,主要表現在部分景區雖然開通了連接城市之間的直達交通,但仍然存在著發車信息不透明、發車不固定、班次少、黑車宰客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旅客的出行成本。服務方面:由于吉林省冰雪旅游產業起步較晚,行業從業人員基本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因而無法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以滑雪場為例,據統計,吉林省大部分中小型滑雪場工作人員,大多是半路出家,邊學邊悟,滑雪專業出身的不到總從業人員的20%。因此存在專業性不強,人員素質較低,服務態度較差等問題。同時,滑雪場的設計規劃、經營管理、器械設備維護,都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但目前各大雪場都嚴重缺乏精通各類專業知識的人才,多數的經營管理和設備維護人員都是臨時培訓,臨時上崗,出問題現學習,這難免就給游客帶來了服務不周到的印象。
三、優化吉林省冰雪旅游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冰雪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力度。
一方面在產業定位和實現途徑上,可以借鑒福建晉江發展運動品牌的模式,前期重點通過招商模式引進國內外冰雪裝備龍頭企業,形成示范帶動作用。中期則注重龍頭企業為引領,加快產業集聚,提升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現代服務等全產業鏈發展水平。遠期再通過技術消化吸收,通過產學研合作培育本土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完善的產業生產鏈條。另一方面要注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冰雪裝備制造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加強與本土科研院校的合作。例如要利用吉林大學、應化所、光機所等高端校企的機械裝備、仿生材料等優勢專業奠定和提升裝備制造的技術基礎。同時,也需要與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等應用技術性學院合作,通過校企聯合、定向委培、現代學徒制等方式,培養一批產業技術工人,奠定行業人才基礎。
(二)完善冰雪旅游市場價格制定機制
首先,要加強對景區門票價格的調控,明確景區價格管理權限,細化旅游景點和相關政府單位的定價權限。其次,確定最高限價。在景區門票價格制定過程中,價格主管部門,要綜合考慮地區的經濟條件、收入水平、消費結構水平、景區開發和保護運營成本,從整個宏觀的層面上制訂一個合理的最高價格上限。最后,完善門票價格聽證制度。在組織景點聽證會的過程中,政府應當扮演主導的角色,一方面,需要廣泛地征詢旅游者、行業協會、相關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應當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加大社會輿論的監督力度,避免隨意決策和個人暗箱操作的現象發生。同時,需要明確聽證會參與代表的結構比例,以達到與社會各界人士有效溝通交流的目的。
(三)完善冰雪旅游配套服務措施
在服務質量差方面:要加強人才培養,提高服務質量。一是要充分利用高校相關專業的教學資源,建立與高校的合作機制,一方面應加強對現有員工基本素質的培訓,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招聘旅游專業的畢業生和吸收經過專業訓練的滑雪運動員,以增強整體的人員素質。同時建議體育專業院校開設滑雪課程,增設滑雪專業,為冰雪旅游產業培養專業人才。二是制定相關的行業準入、管理標準。以滑雪類冰雪旅游為例,一方面制定相應的行業準入標準,提高滑雪專業人員的準入門檻,建立以專業考核和游客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機制,實行末尾淘汰制。另一方面要明確滑雪旅游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從業要求、教學流程等規范標準,編訂滑雪運動的教學和服務手冊。三是提高滑雪從業者的福利待遇。參考全國滑雪行業的薪資水平確定合理的工資范圍,結合年度考核結果和景區的年度收入確定合理的績效收入。對于專業的滑雪從業者,要制定本行業的職稱評級標準,通暢晉級通道。在交通方面:要解決市中心到景區“最后幾公里”的問題。一是要完善直通班車的管理。一方面要通過官網、微信小程序、第三方旅行app發布詳細的班車信息,包括發車時間和發車路線。另一方面要適當增加直通班車的發車班次和途經站點,適當延長發車時間。二是要完善出租車和網約車的管理。對于出租車,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出租車從業者的監督管理培訓力度,對宰客,繞路和甩單行為要進行頂格處罰。同時,在出租車上安裝定位和錄音裝置,作為監督方式和事后判罰的依據。對于網約車,可以借鑒天津三方平臺接駁站模式,在飛機場、火車站、樞紐站設置專門的三方平臺接站點,方便乘客實施定位和進行約車服務。(作者:郭超超 吉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軟科所)
一、吉林省冰雪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吉林省通過不斷優化頂層設計、加強基礎設施、著力打造特色品牌等方式,提升冰雪旅游產業發展質效。在優化頂層設計方面,我省出臺全國首個《關于做大做強冰雪產業的實施意見》,進入“十四五”發展新征程,我省編制全國首個省級《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全面構建起以冰雪旅游、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和冰雪裝備為核心,以冰雪科技、冰雪人才、冰雪商貿等相關產業為支撐的“4+X”現代化冰雪產業體系。在加強基礎設施方面,吉林省現有滑雪場54家,雪道279條,單日最大接待量10萬人次。在打造特色品牌方面,吉林省打造“溫暖相約•冬季到吉林來玩雪”等形象品牌。根據國家文旅部數據,預計2021-2022年雪季,吉林省旅游接待規模將達到8500萬人次,可實現總收入1700億元,超過歷史最好水平。其中,萬科松花湖、萬達長白山、吉林北大湖三家大型滑雪度假區接待人次連續多年位列全國三甲。同時,根據2021年消費者冰雪旅游偏好調查顯示,在冰雪旅游熱門省份中吉林省位居全國第二,其中旅客喜歡的十大冰雪旅游目的地中長春和長白山風景區名列榜單。
二、吉林省冰雪旅游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滑雪類冰雪旅游項目消費成本過高
根據《中國冰雪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顯示,冰雪旅游中吸引游客最多的項目是滑雪類項目,參與率達22%,高于排名第二第三的溫泉(16%)和冰雕觀賞(10%)的人數,是吸引游客最多的旅游項目。但根據數據顯示我省主要滑雪場的人均消費為3523元,同比全國均價2398元,高出約46.9%,高額的滑雪成本勢必會影響游客的參與性和體驗性,從而影響我省游客數量的增長。而造成我省滑雪成本過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我省冰雪裝備制造業發展滯后,導致場地設備和個人運動裝備成本過高,從而使門票價格、個人裝備價格偏高。從我省冰雪裝備產品市場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場地設施方面,造雪車和壓雪車等造雪壓雪設備80%左右依靠進口,本省自產率很低;在個人裝備方面,主要來自于進口或是南方,本土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家企業,且主要集中于低端滑雪板、滑雪服等產品。總體來說我省冰雪裝備產業仍處于價值鏈低端。存在企業規模有限,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產品研發的投入和經驗不足,缺乏關鍵核心技術等問題。二是我省滑雪場內產品和服務定價偏高。就門票價格而言,根據馬蜂窩出行數據顯示全國滑雪場平日滑雪均價為4小時90元,全天120元,而吉林省平日滑雪價為4小時150元,全天170元,分別高出全國均價66%和41%,在中小型滑雪場定價方面我省也普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個人裝備購買租賃方面,場內設備租賃和購買價格偏高,動輒上萬。偏高的定價,使我省在滑雪旅游項目上失去價格優勢,從而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游客旅行目的地的選擇。
(二)冰雪旅游配套服務措施有待進一步完善。
交通方面:近幾年吉林省雖然加大了交通設施的建設力度,各大冰雪旅游景區相連接的道路得到了顯著改善,但仍然存在部分景區可進入差的現象,主要表現在部分景區雖然開通了連接城市之間的直達交通,但仍然存在著發車信息不透明、發車不固定、班次少、黑車宰客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旅客的出行成本。服務方面:由于吉林省冰雪旅游產業起步較晚,行業從業人員基本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因而無法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以滑雪場為例,據統計,吉林省大部分中小型滑雪場工作人員,大多是半路出家,邊學邊悟,滑雪專業出身的不到總從業人員的20%。因此存在專業性不強,人員素質較低,服務態度較差等問題。同時,滑雪場的設計規劃、經營管理、器械設備維護,都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但目前各大雪場都嚴重缺乏精通各類專業知識的人才,多數的經營管理和設備維護人員都是臨時培訓,臨時上崗,出問題現學習,這難免就給游客帶來了服務不周到的印象。
三、優化吉林省冰雪旅游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冰雪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力度。
一方面在產業定位和實現途徑上,可以借鑒福建晉江發展運動品牌的模式,前期重點通過招商模式引進國內外冰雪裝備龍頭企業,形成示范帶動作用。中期則注重龍頭企業為引領,加快產業集聚,提升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現代服務等全產業鏈發展水平。遠期再通過技術消化吸收,通過產學研合作培育本土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完善的產業生產鏈條。另一方面要注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冰雪裝備制造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加強與本土科研院校的合作。例如要利用吉林大學、應化所、光機所等高端校企的機械裝備、仿生材料等優勢專業奠定和提升裝備制造的技術基礎。同時,也需要與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等應用技術性學院合作,通過校企聯合、定向委培、現代學徒制等方式,培養一批產業技術工人,奠定行業人才基礎。
(二)完善冰雪旅游市場價格制定機制
首先,要加強對景區門票價格的調控,明確景區價格管理權限,細化旅游景點和相關政府單位的定價權限。其次,確定最高限價。在景區門票價格制定過程中,價格主管部門,要綜合考慮地區的經濟條件、收入水平、消費結構水平、景區開發和保護運營成本,從整個宏觀的層面上制訂一個合理的最高價格上限。最后,完善門票價格聽證制度。在組織景點聽證會的過程中,政府應當扮演主導的角色,一方面,需要廣泛地征詢旅游者、行業協會、相關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應當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加大社會輿論的監督力度,避免隨意決策和個人暗箱操作的現象發生。同時,需要明確聽證會參與代表的結構比例,以達到與社會各界人士有效溝通交流的目的。
(三)完善冰雪旅游配套服務措施
在服務質量差方面:要加強人才培養,提高服務質量。一是要充分利用高校相關專業的教學資源,建立與高校的合作機制,一方面應加強對現有員工基本素質的培訓,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招聘旅游專業的畢業生和吸收經過專業訓練的滑雪運動員,以增強整體的人員素質。同時建議體育專業院校開設滑雪課程,增設滑雪專業,為冰雪旅游產業培養專業人才。二是制定相關的行業準入、管理標準。以滑雪類冰雪旅游為例,一方面制定相應的行業準入標準,提高滑雪專業人員的準入門檻,建立以專業考核和游客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機制,實行末尾淘汰制。另一方面要明確滑雪旅游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從業要求、教學流程等規范標準,編訂滑雪運動的教學和服務手冊。三是提高滑雪從業者的福利待遇。參考全國滑雪行業的薪資水平確定合理的工資范圍,結合年度考核結果和景區的年度收入確定合理的績效收入。對于專業的滑雪從業者,要制定本行業的職稱評級標準,通暢晉級通道。在交通方面:要解決市中心到景區“最后幾公里”的問題。一是要完善直通班車的管理。一方面要通過官網、微信小程序、第三方旅行app發布詳細的班車信息,包括發車時間和發車路線。另一方面要適當增加直通班車的發車班次和途經站點,適當延長發車時間。二是要完善出租車和網約車的管理。對于出租車,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出租車從業者的監督管理培訓力度,對宰客,繞路和甩單行為要進行頂格處罰。同時,在出租車上安裝定位和錄音裝置,作為監督方式和事后判罰的依據。對于網約車,可以借鑒天津三方平臺接駁站模式,在飛機場、火車站、樞紐站設置專門的三方平臺接站點,方便乘客實施定位和進行約車服務。(作者:郭超超 吉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軟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