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推動了我國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也使冰雪旅游產業進入到一個快速發展的全新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曾形象地說:“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就像是一個彈射器,可以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飛躍式發展。”河北作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舉辦地之一,擁有豐富的冰雪資源和寶貴的冬奧遺產。把“冰天雪地”轉化為“金山銀山”,要充分發揮既有優勢,在構建冰雪旅游多元化供給體系、打造大冰雪旅游產業發展格局、完善冰雪旅游發展保障上聚合發力,加快推動冰雪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冰雪旅游多元化供給體系
產業發展的持續性和競爭力是冰雪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準。就我省而言,實現冰雪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提升,首先要破解其市場發育不充分、產品同質化和低水平的發展困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多樣化、差異化、特色化的供給體系。
推動市場主體多元化供給。冰雪旅游企業是產業發展的載體和直接推動者,也是冰雪旅游產品的直接供給者。建立冰雪旅游多元化供給體系,要推動企業多元化發展。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冰雪旅游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引領市場發展、提升產業集聚度,增強對區域發展的引領力和帶動力。另一方面要瞄準冰雪旅游細分市場,支持優質中小冰雪旅游企業特色化、專業化發展,打造一批精細管理、靈活供給的“專精特新”企業。
強化旅游載體多元化供給。一方面要發揮資源優勢,建設世界級冰雪旅游度假地,實現高層級旅游目的地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空間溢出效應與帶動效應。比如,以張家口為核心,聯動北京和承德,建設世界級冰雪旅游度假地和冰雪競技旅游體驗地。另一方面要打造大眾化冰雪旅游服務綜合體,增強冰雪運動的大眾消費黏性。鼓勵各地結合本地市場需求,打造服務本地大眾娛樂的冰雪旅游服務綜合體,包括以室內滑雪場為支撐的城市或城郊冰雪旅游綜合體等。
促進旅游產品多元化供給。適應冰雪旅游多元化、個性化的市場需求發展趨勢,加快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一方面要依托冬奧會國際影響力,大力發展后奧運經濟,全面整合太舞、云頂、萬龍等滑雪場資源,開發一批具有國際品質的冰雪運動和休閑度假產品。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太行山、燕山、環重點景區、環大中城市的冰雪旅游資源,推動其與文化、生態、商業、民俗、娛樂等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差異化、復合化的冰雪旅游產品,以多元化產品供給豐富拓展冰雪旅游消費市場。
延伸拓展產業鏈條,打造大冰雪旅游產業發展格局
從世界范圍內冰雪旅游產業的發展歷程來看,季節性限制是影響冰雪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問題,熨平冰雪旅游產業的季節波動性,增強冰雪旅游的發展黏性,拓展冰雪旅游的產業邊界,是推動冰雪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具體而言,要充分發揮冰雪旅游廣泛的經濟技術聯系及前向、后向、橫向聯動效應,聯動冰雪賽事、冰雪裝備制造、冰雪文化創意等產業,擴大產業面、形成產業群、構建產業聚集區,打造大冰雪旅游產業體系。
前向延伸,做強冰雪體育休閑度假產業鏈。充分利用冬奧場館及配套場地,推動冰雪旅游產業前向關聯,重點培育“冰雪體育競技—冰雪賽事觀光—冰雪休閑娛樂—冰雪度假旅游”產業鏈。后向拓展,做強冰雪運動裝備產業鏈。充分發揮張家口國家冰雪裝備產業基地優勢,從雪場設施裝備、冰場設施裝備、冰雪運動器材、冰雪體育場館裝備、大眾冰雪健身裝備著手,推動冰雪旅游產業后向拓展,重點培育“冰雪旅游休閑—冰雪場館服務—冰雪裝備購置—冰雪裝備制造”產業鏈。橫向融合,打造冰雪全季旅游發展格局。適應冰雪旅游重創意、重內容、重體驗的發展規律,推動冰雪旅游與教育、設計、文化、餐飲、康養、影視、娛樂、會展、農業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積極挖掘河北特色人文及生態旅游資源,探索冰雪+長城、冰雪+草原、冰雪+登山、冰雪+溫泉、冰雪+科技、冰雪+演藝、冰雪+民俗、冰雪+葡萄酒等各具特色的冰雪旅游新場景,實現冰雪旅游產業與其他業態的優勢互補,釋放冰雪旅游乘數效應,打造全季旅游發展格局。
優化提升支撐體系,完善冰雪旅游產業發展保障
完善的支撐體系是冰雪旅游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也是在更廣范圍優化配置資源,提升產業競爭力和旅游產品吸引力的重要保障。
完善投資運營體系。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吸引社會投資,支持國內外龍頭企業、中國旅游百強企業以及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和北交所上市企業來我省投資發展冰雪產業。強化對現有冰雪旅游項目的運營管理,推動業態、服務和產品創新,實現由單季運營向全季運營轉變。與此同時,要加強對冬奧場館的運營管理,完善場館賽后綜合利用方案,引導賽事活動承辦地向全民健身地和旅游目的地轉化。
完善服務支撐體系。一方面要強化配套設施支撐。圍繞“食住行游購娛”提升旅游目的地服務品質,推動酒店、餐飲、娛樂、購物、交通等配套服務品質升級。打造冰雪旅游目的地老字號美食、特色鄉村美食產品體系,以及高品質酒店、中小型精品酒店、特色鄉村民宿復合發展的酒店體系;健全完善“快進慢游”的冰雪旅游交通網,提升冰雪旅游目的地旅游接待功能和高品質服務功能。另一方面要強化冰雪旅游發展的科技支撐。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建立貫穿冰雪旅游全要素、全鏈條的智慧技術應用和管理體系,打造“互聯網+冰雪+旅游+服務”模式,以科技創新推動冰雪旅游智慧發展。
完善政策保障體系。扎實推動有關冰雪旅游產業和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落地落實,完善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真正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紅利。創新資源聯動機制,實現京津冀冰雪旅游產業協同發展。除繼續強化與北京冰雪旅游資源的協同開發之外,充分利用京津市場資源,推動與京津冰雪旅游市場圈和消費圈聯動發展。
(作者:邊繼云 系省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冰雪旅游多元化供給體系
產業發展的持續性和競爭力是冰雪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準。就我省而言,實現冰雪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提升,首先要破解其市場發育不充分、產品同質化和低水平的發展困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多樣化、差異化、特色化的供給體系。
推動市場主體多元化供給。冰雪旅游企業是產業發展的載體和直接推動者,也是冰雪旅游產品的直接供給者。建立冰雪旅游多元化供給體系,要推動企業多元化發展。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冰雪旅游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引領市場發展、提升產業集聚度,增強對區域發展的引領力和帶動力。另一方面要瞄準冰雪旅游細分市場,支持優質中小冰雪旅游企業特色化、專業化發展,打造一批精細管理、靈活供給的“專精特新”企業。
強化旅游載體多元化供給。一方面要發揮資源優勢,建設世界級冰雪旅游度假地,實現高層級旅游目的地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空間溢出效應與帶動效應。比如,以張家口為核心,聯動北京和承德,建設世界級冰雪旅游度假地和冰雪競技旅游體驗地。另一方面要打造大眾化冰雪旅游服務綜合體,增強冰雪運動的大眾消費黏性。鼓勵各地結合本地市場需求,打造服務本地大眾娛樂的冰雪旅游服務綜合體,包括以室內滑雪場為支撐的城市或城郊冰雪旅游綜合體等。
促進旅游產品多元化供給。適應冰雪旅游多元化、個性化的市場需求發展趨勢,加快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一方面要依托冬奧會國際影響力,大力發展后奧運經濟,全面整合太舞、云頂、萬龍等滑雪場資源,開發一批具有國際品質的冰雪運動和休閑度假產品。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太行山、燕山、環重點景區、環大中城市的冰雪旅游資源,推動其與文化、生態、商業、民俗、娛樂等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差異化、復合化的冰雪旅游產品,以多元化產品供給豐富拓展冰雪旅游消費市場。
延伸拓展產業鏈條,打造大冰雪旅游產業發展格局
從世界范圍內冰雪旅游產業的發展歷程來看,季節性限制是影響冰雪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問題,熨平冰雪旅游產業的季節波動性,增強冰雪旅游的發展黏性,拓展冰雪旅游的產業邊界,是推動冰雪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具體而言,要充分發揮冰雪旅游廣泛的經濟技術聯系及前向、后向、橫向聯動效應,聯動冰雪賽事、冰雪裝備制造、冰雪文化創意等產業,擴大產業面、形成產業群、構建產業聚集區,打造大冰雪旅游產業體系。
前向延伸,做強冰雪體育休閑度假產業鏈。充分利用冬奧場館及配套場地,推動冰雪旅游產業前向關聯,重點培育“冰雪體育競技—冰雪賽事觀光—冰雪休閑娛樂—冰雪度假旅游”產業鏈。后向拓展,做強冰雪運動裝備產業鏈。充分發揮張家口國家冰雪裝備產業基地優勢,從雪場設施裝備、冰場設施裝備、冰雪運動器材、冰雪體育場館裝備、大眾冰雪健身裝備著手,推動冰雪旅游產業后向拓展,重點培育“冰雪旅游休閑—冰雪場館服務—冰雪裝備購置—冰雪裝備制造”產業鏈。橫向融合,打造冰雪全季旅游發展格局。適應冰雪旅游重創意、重內容、重體驗的發展規律,推動冰雪旅游與教育、設計、文化、餐飲、康養、影視、娛樂、會展、農業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積極挖掘河北特色人文及生態旅游資源,探索冰雪+長城、冰雪+草原、冰雪+登山、冰雪+溫泉、冰雪+科技、冰雪+演藝、冰雪+民俗、冰雪+葡萄酒等各具特色的冰雪旅游新場景,實現冰雪旅游產業與其他業態的優勢互補,釋放冰雪旅游乘數效應,打造全季旅游發展格局。
優化提升支撐體系,完善冰雪旅游產業發展保障
完善的支撐體系是冰雪旅游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也是在更廣范圍優化配置資源,提升產業競爭力和旅游產品吸引力的重要保障。
完善投資運營體系。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吸引社會投資,支持國內外龍頭企業、中國旅游百強企業以及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和北交所上市企業來我省投資發展冰雪產業。強化對現有冰雪旅游項目的運營管理,推動業態、服務和產品創新,實現由單季運營向全季運營轉變。與此同時,要加強對冬奧場館的運營管理,完善場館賽后綜合利用方案,引導賽事活動承辦地向全民健身地和旅游目的地轉化。
完善服務支撐體系。一方面要強化配套設施支撐。圍繞“食住行游購娛”提升旅游目的地服務品質,推動酒店、餐飲、娛樂、購物、交通等配套服務品質升級。打造冰雪旅游目的地老字號美食、特色鄉村美食產品體系,以及高品質酒店、中小型精品酒店、特色鄉村民宿復合發展的酒店體系;健全完善“快進慢游”的冰雪旅游交通網,提升冰雪旅游目的地旅游接待功能和高品質服務功能。另一方面要強化冰雪旅游發展的科技支撐。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建立貫穿冰雪旅游全要素、全鏈條的智慧技術應用和管理體系,打造“互聯網+冰雪+旅游+服務”模式,以科技創新推動冰雪旅游智慧發展。
完善政策保障體系。扎實推動有關冰雪旅游產業和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落地落實,完善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真正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紅利。創新資源聯動機制,實現京津冀冰雪旅游產業協同發展。除繼續強化與北京冰雪旅游資源的協同開發之外,充分利用京津市場資源,推動與京津冰雪旅游市場圈和消費圈聯動發展。
(作者:邊繼云 系省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