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
為期5天的2021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以下簡稱冬博會)9月7日在北京首鋼園圓滿落下帷幕。本屆冬博會與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合并舉辦,不僅為服貿會打開全球合作開放新格局增添助力,也為中國冰雪服務與貿易實現了有效拉動。
搭建全球化展示平臺
不斷提升展覽展示水平,打造國際冰雪產業風向標是冬博會6年來持續致力的目標。與2016年相比,冬博會的國際參與程度已實現了3倍增長。作為全球冰雪產業第一展,今年冬博會圍繞冬奧主題、冰雪科技、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等主題,設置了8大展示區12大類展示內容,為全球冰雪展商提供了最優質的舞臺。大會近2萬平方米的展示區域,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500余家冰雪品牌參展,國際參與度高達60%以上,260余位業界精英出席,近2.4萬名專業機構代表到會洽談,近20萬人次觀眾到場體驗。
冬博會一方面展示了意大利、奧地利、日本、捷克、芬蘭、德國、白俄羅斯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最具優勢的冰雪資源,另一方面也推動著國內的冰雪力量站上國際舞臺。2022年北京冬奧組委、延慶、石景山、首鋼等展臺,展示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全力沖刺的氛圍,分享北京即將成為“雙奧之城”的喜悅,吉林、長白山、阿勒泰、榆林等省區市紛紛亮相,展現區域冰雪經濟的活力。
構建冰雪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
幫助企業拓展冰雪服貿合作機會也是冬博會不斷努力的方向。天冰、艾斯特、多貝瑪亞等知名品牌在現場展示了最新的產品與成果,國內冰雪企業也讓國人領略了國產品牌的崛起,銘星、卡賓、諾泰克等國產企業從開始的品牌代理為主到目前已完全具備自主研發生產能力和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副司長彭維勇在主論壇上指出,我國冰雪產業處于初級形態,人均場地不足、人才匱乏、裝備較落后,需從政策引導、平臺賦能、示范引領三方面合力推動改善。冬博會通過打造新品展示、發布活動,搭建企業對接平臺,推進行業新動態趨勢展示,有效賦能地方特色產業、冰雪企業提速發展,拉動冬運全產業鏈生態共榮。
連續6屆以來,冬博會以主論壇及平行論壇為主要方式,針對冰雪產業的發展難點和行業趨勢,展開海內外高端人才間的巔峰對話。2021年冬博會期間,專場推介會和多場平行論壇活動逐步開展,國內外冰雪領域專家、冬季運動企業代表等嘉賓就奧運城市發展、體育科技創新創業、冰雪旅游發展、雪場運營管理等重要議題展開交流與探討。本屆主題論壇活動的一大亮點是緊跟潮流趨勢,開設冰雪潮流趨勢論壇和冰雪營銷論壇。廣泛的國際交流和深度的產業探討、大量的政策參考思路和產業發展智慧在冬博的“會客廳”內產生,我國冰雪經濟正逐步形成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全球范圍內冬季運動全產業鏈生態正形成互惠共享共榮的新形態。(作者:彭曉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