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在張家口落地生根,到2022年河北省將輻射帶動全省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1200億元。
冰雪產業的商業價值隨著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和2022年冬奧會的雙重利好推動下,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冰雪產業市場規模也呈現不斷上漲趨勢。2013-2018年,我國冰雪產業的市場規模從1177億元增長至4506億元,實現成倍增長。
而在支持政策相繼落地后,冰雪產業還在加速爆發,2019年市場預測規模突破5000億元,而在2022冬奧年,中國冰雪產業總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
受宏觀經濟和疫情的影響,冰雪行業增速有所下降,但整體上冰雪產業仍處于擴張期。河北省在近期“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吹風會上發布了《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讓人們再度看到冰雪產業爆發的潛力。
— 1 —
激活冰雪產業
河北省《實施意見》的推出讓外界看到了河北省對于冰雪產業的重視,圍繞四大領域展開的幫持計劃,突出了河北推動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
一是大力推動冰雪場館建設,支持各市和雄安新區分別建設1座標準冰面公共滑冰館,給予600萬元資金補助。并鼓勵因地制宜建設室外季節性澆冰場,納入省試點縣(市、區)政府投資建設的,每塊澆冰場省級補助建設及運營經費5萬元。
二是支持大中小學校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促進冰雪運動推廣與普及;支持各地舉辦各類冰雪賽事活動;支持各市及雄安新區組建冰雪項目運動隊,并一次性給予30萬元—50萬元的啟動扶持資金。
三是拓展冰雪產業鏈,支持發展冰雪裝備器材制造業,河北省將安排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園區(基地)等給予資金支持或獎勵;支持發展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產業;發展冰雪教育培訓,加大冬季運動項目社會體育指導員、專業教學人員培訓力度。
四是大力培育張家口冬奧經濟增長極,推動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在張家口落地生根,打造世界冰雪體育運動勝地、冰雪旅游目的地、冰雪裝備制造聚集區、冰雪人才培養基地、冰雪論壇會展高地。
《實施意見》圍繞上述四大領域推出后,讓外界對2022年冬奧會有了更多的期待,即便是在疫情期間,冰雪產業遭遇了短時的重創——往常春節期間,以及2月、3月的滑雪人次會占到整個雪季的40%-50%,而因為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年滑雪人次預計將下滑至1100萬左右,同比下跌47.37%。
近期隨著線下活動的重啟,體育與旅游業逐漸恢復,但是冰雪產業的雪季高峰期已經過去,如何激活冰雪產業成為新的議題。資本市場對于冰雪產業依舊是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即便是經歷了這樣一段低谷。
— 2 —
狂熱的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對于冰雪產業的看好,近年來早已顯現,IDG資本就與首鋼設立冰雪行業孵化中心并成立50億元規模的產業基金,在體育組織運行、賽事運營、體育IP交易以及體育科技、體育裝備研發、體育傳媒、體創孵化等領域展開了布局。
冰雪產業概念板塊在經歷低谷之后,也在近期觸底反彈,多只冰雪產業相關概念股逆市走強,雪人股份、金達威、探路者、萊茵體育等個股都出現不同程度上漲。
冰雪產業中冰雪旅游、冰雪培訓、冰雪場館、冰雪賽事運營的商業價值逐漸顯現,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0》測算,2018至2019冰雪季中國冰雪旅游人數已達到2.24億人次,參與人群的激增給冰雪產業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
此外,在冰雪運動、冰雪賽事的帶動下,冰雪裝備領域市場規模也將不斷擴大;這也為服裝、器材、智能設備領域公司提供了新的機遇。
資本對于冰雪市場的看好,更重要的是看到越來越多人的參與和消費。有了文化、旅游屬性的加入,參與冰雪運動的人群自然被放大,相比于門檻較高的冰雪賽事和培訓,走進冰雪樂園、冰雪大型游樂園、冰雪旅游景區可參與人群更為廣泛,由此帶動的消費才是資本市場關注的重點。
從近兩年文旅行業的資金走向也能看出,冰雪樂園、冰雪旅游及特色小鎮作為冰雪產業一種新的展現方式出現,成為眾多企業押注的重頭戲。萬達集團投資200億元,建造國際度假區滑雪場;融創集團布局冰雪業務的步伐則更為迅猛:廣州融創主題樂園、哈爾濱融創城、無錫融創文旅城、昆明融創文旅城、成都融創文旅城陸續進入人們的視野。
河北省在冰雪旅游城市的打造中同樣做出了不小的努力,但整體而言,參與人群、設施建設還是賽事數量規模方面,依舊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尤其是在強強競爭下,河北省發展冰雪產業是一次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 3 —
冰雪下的挑戰
通過河北省《實施意見》我們不難看出,該省對于冰雪場館建設、運動隊的打造給予了直接性資金支持,但冰雪場館的建造,無論是前期建造成本,還是后期合作模式的推進以及盈利周期都是后期運營所要面對的難題。
而圍繞冰雪賽事領域的營銷活動,無論是從賽事直播、品牌贊助以及廣告宣傳來看,在中國的影響范圍與人群依舊有限。冰雪賽事營銷相較于籃球、足球難度較大,依舊有很大空間等待被挖掘。
國內以運營小眾賽事為主的梅瓏體育,自2003年起就開始為“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做賽事運營服務,長期以來該公司都處于虧損狀態,2018年企業營收更是大幅下降82.08%。不過,2019年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賽事的成功營銷,讓梅隆體育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364.58%,也讓人們看到了冰雪賽事營銷爆發出的巨大能量。
然而泛華體育就沒那么幸運了,2018年6月,泛華體育正式啟動“全國百城千校冰雪進校園”項目,短期內企業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向好,但在今年5月28日,泛華體育正式從新三板退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發展面臨的困境。
通過兩大企業的發展我們不難看出,冰雪產業的發展并不如我們想象中的“火熱”態勢,冷靜期也給了我們深入思考的機會。
在冰雪場館建成后,快速圍繞該場館進行配套設施的跟進,產業鏈條的完善,企業和政府都要快速拿出應對措施;尤其是冰雪旅游、冰雪樂園的打造更需要商業綜合體服務的配合,只有進行深度挖掘,才能真正形成一條產業鏈條。
而圍繞冰雪賽事營銷,制定多元化的賽事內容,讓更多人參與到冰雪運動中,注重同消費者的體驗與互動,也決定著冰雪賽事營銷的成功與否。
當前火熱的冰雪旅游,內容同質化問題突出,如何結合區域民風、民俗,開展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體驗,也是冰雪旅游項目亟需尋求的破局之道。
冰雪產業良好的發展契機下,各地對于冰雪的熱情也被提升至一個新的高度,在8000億元市場規模號召下,中國的冰雪產業必將大放異彩,然而在追逐的道路上,也必定如冰雪賽道一般蜿蜒曲折、困難重重。(記者丨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