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家口崇禮縣城到新區富龍滑雪場的路上,街旁的商鋪已經起了變化??h城里密集的、氤氳著熱氣的小飯館和雜貨鋪,在快到新城區后就變得稀松起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接著一家的雪具店和賓館—以明亮而又嶄新的姿態列在兩側,歡迎游客們的到來。
百年之前,這里還是少數民族的游牧地,農事生產與商旅往來是崇禮最突出的經濟樣態。如今,這座雪期長達5個月、常住人口十幾萬的小城鎮正以新的視角為自己的產業謀劃布局—培育冰雪產業、挖掘旅游資源、發展會議經濟,甚至要開發康養產業并對標國際……作為2022年冬奧會滑雪項目舉辦地,崇禮儼然成為京津冀消費溢出的熱門所在。找準定位、規劃產業,這里正逐漸成為首都經濟圈中重要的一環。
列車行駛在河北省張家口市
雪是財富
2015年7月31日17時57分,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舉起了“Beijing2022”的標牌。張家口將與北京攜手共同舉辦2022年冬奧會—這讓崇禮陷入了巨大的狂歡。做雪具出租近六年的老板張偉明當時一口喝光了杯里的啤酒,“更大的機會來了!”
實際上,崇禮的滑雪建設從1996年就開始了。新中國首位全國滑雪冠軍、時任國家體委滑雪處處長單兆鑒為了尋找適合民間大眾的滑雪場地,推廣民間滑雪運動,開始在各地探訪。崇禮引起了他的注意:這個地方距北京只有200公里,交通便利,市場潛力足;因其位于內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境內山脈坡度適中;冬季降雪早、雪量大,平均氣溫零下12℃,溫度風速適中,同時存雪期長達5個月……這些都是滑雪產業發展的有力支撐。最終,崇禮第一家滑雪場—塞北滑雪場落成了。
隨著人工造雪技術的普及、消費能力的提升,2003年至今,萬龍滑雪場、云頂滑雪場、富力滑雪場等7家新老滑雪場陸續在崇禮扎根落戶,助推當地產業發展。
張偉明告訴記者,申奧成功之前,崇禮雖有滑雪場,但配套的措施并不完善。現在縱橫交錯的公路在申奧之前基本都是土路、山路,住宿條件也非常差。作為當地人來說,滑雪場和他們的關系也不大。“本地人幾乎不會去滑雪,那是有錢人消費的運動,像我一樣開雪具鋪的也很少,還是以做工和種地為主。”
盡管如此,將滑雪作為崇禮的“主打牌”顯然比其他產業更有優勢。2009年,當時的崇禮縣明確提出“旅游立縣”戰略,著力打造滑雪產業。然而,交通的閉塞讓崇禮的發展受到制約。
改變發生在2010年。這一年張承高速公路張家口至崇禮段通車,為周邊游客到崇禮旅游消費提供了便利;2013年11月,北京宣布與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更是讓這個國家級貧困縣有了發展的機會。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崇禮在滑雪產業的拉動下逐漸向旅游業轉型,脫貧出列。
2015-2016年雪季是申奧成功后的首個雪季,借著冬奧會的契機,崇禮共接待游客218.5萬人次,收入15.4億元人民幣,分別同比增長30.8%和31.6%。2016年,張家口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獲國務院批復,崇禮正式撤縣設區,向更高質量發展邁進。2018-2019年雪季,崇禮區七大滑雪場接待滑雪游客首次突破百萬人次,同比增長25.9%,加之大量非滑雪游客到崇禮度假,整個雪季崇禮接待游客數達281.2萬人次。
因為漫長的雪季,崇禮的農業收入受限,居民出行不便;但也正是因為冰雪,崇禮這個總面積2334平方公里的區域得以快速發展。
走向成熟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到2025年,中國將大幅普及冰雪運動,并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2017年2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崇禮視察時強調,“崇禮就是滑雪,就是將來我們的專業滑雪場,滑雪旅游的一個勝地。要把這個定位搞清楚,要體現中國元素和本地特色。”
作為2022年冬奧會雪上項目的主賽場,崇禮及其所在的張家口市必然要利用自身優勢,助推冰雪產業在當地成熟壯大。2018年,張家口編制了冰雪運動與冰雪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助推當地經濟發展。
改善與冰雪產業配套的基礎設施條件是冰雪產業升級發展的保障。不到5年的時間里,崇禮的路面被拓寬,并逐步打造“四縱三橫一環”的區域交通網,實現道路暢通;星級酒店相繼落戶,改善了住宿條件;農家院陸續開門納客,拓寬了納客容量;京禮高速、京張高鐵等交通線路也將陸續打通,縮短旅客出行時間。
一批企業家最先嗅到機會。崇禮區委副書記王思周在調研時說,崇禮的氣候、地形地貌適合滑雪,因此,中國的滑雪發燒友們發現了崇禮,很多有投資意愿的企業也來到這里開展建設,在2018-2019雪季評出的全國滑雪場十強中,崇禮就獨占了4家。
除此之外,張家口還將加快建設冰雪裝備產業園,積極引入高端冰雪裝備制造項目,建立冰雪運動裝備產業科技研發孵化中心等,大力發展冰雪運動裝備研發制造銷售、教育培訓、旅游、賽事服務等冰雪全產業鏈。
“我們還會承接各種世界性的商業賽事和專業賽事,提高場地素質和綜合服務能力。”密苑(張家口)旅游勝地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云頂冬奧辦常務副主任趙瓊說,云頂滑雪公園將成為2022年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比賽地,屆時如何協調各國運動員入住、如何保障醫療服務設施都要提前磨合。
愈發成熟的冰雪產業也將吸引各地人才來到崇禮。黑龍江人趙強是富龍滑雪場的一名教練,滑雪場建立之初,他便從北京離職來到崇禮教學,“這里機會比老家多,生活壓力也比北京小,這兩年來這邊滑雪的人明顯多了起來,對教練的需求也很旺盛。”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滑雪市場本身潛力很大。2019年4月11日發布的《2019全球滑雪市場報告》顯示,在2017/18雪季,中國市場增長非???。隨著中國消費進一步升級,這種針對中高收入群體的運動休閑度假游更會增強用戶粘性。
業態更多元
滑雪不是崇禮吸引游客的唯一理由。2018年,崇禮新增造林41.9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7%,“春賞花,夏避暑,秋觀景,冬滑雪”成為對崇禮四季特質的概述。在自然景觀優勢以及滑雪產業的帶動下,崇禮當地企業選擇了將滑雪產業進一步擴展至集社交、互動、旅游、研學等內容為一體的度假集聚地,不僅要吸引顧客的到來,更要讓他們愿意留下來、反復來。
在北京師范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戰略發展主任張建臣看來,冬奧會是在崇禮以滑雪產業為資源導向之下,國家層面對崇禮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并不是發展的終點,舉全國之力的投入一定會為崇禮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崇禮區位條件非常優越,高鐵、高速開通后,距離京津路程不會超過一個半小時。它的客戶群是京津冀幾百萬人口的高消費人群,奧運會之后,崇禮一定是距離他們最近的滑雪選擇。
發展會議經濟也是吸引客流的重要手段。與瑞士達沃斯相比,崇禮也具備相對封閉的優質環境,滑雪產業的成熟也適合度假休閑。這樣一來,前來開會的政要、專家必然會帶來龐大的流量,酒店利用率提高,餐飲業快速發展,進一步促進當地產業的發展。
為了吸引游客,崇禮區各類業態已經在發展。休閑健身場館、雪具店日益增加;便利店、酒吧、咖啡館等多種經營實體逐漸發展;各類音樂會、音樂節等也輪番上演。“我們還會承接學生冬令營、夏季山地馬拉松,將全部資源都利用起來。”趙瓊說。崇禮區體育局局長田永軍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將運動與休閑、觀光、避暑、康養結合在一起,其間再通過產業鏈的延伸,使崇禮對運動愛好者的整個家庭產生一種持續的吸引力,實現全域的發展。
對標國際成熟的區域,企業也是這樣踐行的。“我們會開發酒店,為游客提供住處;建立商業綜合體,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吃、住、行、游、購、娛等生活需求;與醫院合作,保證游客的健康安全;更可以發展康養中心,因為這里治安好、空氣質量高,奧運會后公共設施完善,以完整、完善、完備的產業鏈形成企業獨特的競爭優勢。”郭美紅說。
左琳中國報道雜志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