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冬天看雪的季節。隨著北京冬奧會進入倒計時,來一場冰雪旅游,已從風向標悄然成為了大眾化的選擇。近日,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發布了《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0》,報告測算,2018至2019冰雪季中國冰雪旅游人數已達到2.24億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約為3860億元。
作為新型的休閑度假消費方式,冰雪旅游日漸成為了眼下旅游消費的新引擎。杭州人不僅赴東北玩雪,也喜歡在本地找冰玩雪。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相較于快速增長的消費需求,冰雪旅游知名IP、旅游目的地數量并不充足,形式也趨于同質化,而且對于這種高風險的旅游項目,配套產品體系尚不完善。這些核心問題在冰雪游大熱的當下值得深思。
冰雪旅游消費需求快速擴容
穿越呼倫貝爾大草原,在阿爾山鹿村與馴鹿親密接觸,再一路北上打卡漠河北極村……前不久的元旦假期,杭州小伙何晉特地請了年假,與朋友一同去哈爾濱跨了一個“冰雪年”。“也許是從小生活在南方的原因,冬天下個雪都會異常興奮,冰雪游對我來說是一場向往已久的探險之旅。”
事實上,像何晉這樣的杭州消費者還有很多。多家OTA相關負責人都告訴記者,雖然冰雪旅游這類主題旅游產品在目前還屬于新生事物,但快速擴容的消費需求也讓供給端不斷呈現新的特點。
根據攜程跟團游和自由行的預訂數據,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間,哈爾濱、海林雪鄉依舊是人氣較高的傳統冰雪旅游目的地,當地冰雪旅游路線和旅游產品經過多年的打造,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成熟的體系,成為了同類產品中的熱門選擇,但同時,西藏的拉薩、林芝的冬季雪景也成為了游客的新選擇。“區別于往年,2020年游客對于新疆、西藏、湖北的冰雪線路關注度已明顯提高。”攜程旅游大數據實驗室首席研究員彭亮坦言。
驢媽媽數據也顯示,2019年12月的冰雪旅游產品預訂人次相比前年同期增長47.9%,“國內游以長白山、哈爾濱、烏魯木齊、呼倫貝爾等預訂最為火爆;周邊游產品中,無錫、揚州、紹興等地的冰雪樂園讓杭州游客近距離感受冰雪樂趣;在出境游方面,歐洲的阿爾卑斯山、日本北海道、加拿大魁北克,美國的俄勒岡、蒙大拿等地,都受到杭州游客的青睞。”驢媽媽相關負責人表示。
玩雪不僅是北方人的專屬
冰雪游大熱的當下,何晉的第一感受就是,杭州專業的滑雪館和滑冰場漸漸多了起來。“冰雪活動在杭州不斷‘升溫’,感覺玩雪已不僅僅是北方人的專屬。”
除了大明山、江南天池等戶外滑雪場,近年來,杭州人能玩雪的地方越來越多。天眼查數據顯示,杭州地區經營范圍含“滑雪”在業、存續、遷出狀態下的企業共14家,其中2019年新增4家企業,經營范圍含“室內滑雪”的企業有1家,經營范圍含“滑冰”的企業共有4家。截止到去年7月,浙江已建成9家冰場,杭州7家、寧波1家、衢州1家,都開在商場里。
“在奧運冰雪熱的帶動下,北方旅游目的地的冰天雪地觀光和專業滑雪休閑度假優勢明顯,與此同時,南方城市在娛雪休閑方面的優勢逐漸建立,市場格局日益清晰。”彭亮告訴記者。同時,《報告》也指出,南方更注重本地市場強大的消費能力和游客區域消費的規律,通過修建大型冰雪商業綜合體和山地滑雪設施等吸引了不少近程體驗冰雪的游客。
IP打造留住游客
除了常規的滑雪或溫泉外,冰雪游還能玩什么?在出游類型的選擇上,根據攜程預定數據顯示,仍有超六成的游客在進行冰雪主題游時會選擇跟團游。“跟著當地人體驗當地特色成為冰雪旅游的新潮流,也顯示著當下年輕人對于冰雪其他娛樂活動的強烈需求。”攜程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東北品嘗美食、采摘植物、體驗潑水成冰,是境內的消費熱點;在境外,前往日本進行鄉村體驗、和服私拍,在美國進行森林漫步,是出境游的網紅打卡項目。
在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中旅學院院長梁雪松看來,目前旅游市場上,冰雪旅游中重觀光輕參與的占比仍較高,體驗性、休閑性產品不多,存在一些供給同質化的問題。“目前游客普遍熟知的僅有雪鄉、長白山景區等,除了產品本身,現在市場上例如意外險、專業培訓等冰雪旅游配套服務也都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
新世界國旅國內游負責人何曉露表示,目前冰雪游依舊以跟團游為主,但其中,小團化、個性化、主題化、定制化產品熱度快速上升。
“冰雪旅游融合了旅游、體育與文化等多種行業,未來想要留住游客,勢必要通過IP打造來形成長效吸引力。”梁雪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