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凈月潭現霧凇景觀](http://m.yibuyibu.cn/uploadfile/2022/0419/20220419054039777.jpg)
長春凈月潭現霧凇景觀。新華網楊益民攝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老工業基地長春正發力打造冰雪旅游名片,借冰雪經濟破產業結構單一之困。以往司空見慣的冰雪,正成為長春的別樣風景。
“冷資源”變“熱產業”
人們印象中的長春,一進入冬天,當夜幕降臨,戶外早早沒了人影。如今,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來到這里,徜徉于冰雪世界,晝夜短長已不復往日時光。
晚上九點,位于長春蓮花山生態旅游度假區的世貿蓮花山滑雪場依然燈火通明。專業級雪道上有風馳電掣的滑雪老手,練習雪道上有歡笑著摔跟頭的孩子。廣東游客劉娟第一次來長春。之前從沒滑過雪的她,在滑雪場暢快淋漓地滑了一天。“滑完雪再去泡溫泉,真是不想走啊!明年還想再來。”劉娟說。
“這兩年我的很多朋友都來東北旅游,大家說吉林長春的滑雪場很專業,住宿酒店設施也很完善,今年我也帶家人過來體驗一下。”浙江寧波游客王盛說。
“天賦”是發展冰雪旅游的先決條件,長春蓮花山管委會紀委書記龐敬波介紹,長春與阿爾卑斯、加拿大惠斯勒等地同處北緯43度,這些地方雪量大、雪質柔軟,山體條件好,是滑雪度假區的黃金分布帶。
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長春已形成以滑雪運動、冰雪觀光、冰雪娛樂、文化體驗為代表,冰與雪交相輝映、動與靜相互結合、晝與夜各具特色、“吃住行游購娛”協同并進的冰雪旅游產品體系。
“貓冬”變“忙冬”
在天寒地凍的東北,“貓冬”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加速東北振興的進程,已經等不起“一年時間半年閑”。吉林省大力發展冰雪旅游、服務業和“喜冷”新產業,讓更多人開始告別“貓冬”傳統。
“這幾年冬天來長春的機票總是很難買。”江蘇游客陳飛說,去年他和家人來長春凈月潭觀光,發現不少酒店都已經爆滿。今年他提前訂票,又帶著家人來滑雪、泡溫泉。“原本在我們南方人的印象中,東北冬天是除了冷還是冷,來了才知道,這里的冬天充滿溫暖。”
近年來,長春整合冰雪與溫泉資源,打造以“冰雪+溫泉”為特色的旅游度假區,形成以溫泉帶動冰雪,以整合帶動度假的產業開發模式。
長春凱撒森林溫泉度假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景區以現有溫泉資源為重點,推出冰雪溫泉組合體驗線路產品,推進溫泉與醫療、康體等相關行業融合,提檔升級傳統溫泉度假產品,打造以“冰雪溫泉+康體養生+休閑度假”為特色的冰雪體驗產品體系,讓南方人冬季來長春能夠同時體驗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溫暖。
長春冬季的服務業曾長期受制于寒冷氣候。但今年有所不同,一座名為“這有山”的室內文旅綜合體開業,為長春冬日的夜晚增添暖意。在這里拍照、讀書、品美食……文旅融合的新業態,讓許多東北人從寒冷天氣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很多市民感嘆,在文旅小鎮內“冬天跟夏天一樣過,穿多了都嫌熱”。
冰雪讓長春進入了旅游繁忙期。蓮花山將目光瞄準打造東北亞區域性國際旅游目的地,建設更高品質的滑雪雪道和休閑旅游設施。凈月潭也在為瓦薩國際滑雪節進行緊張的籌備。逐漸升溫的冰雪旅游、服務業,讓更多本地人變“貓冬”為“忙冬”。
“好風景”變“好錢景”
晶瑩剔透的霧凇奇觀,熱氣繚繞的養生溫泉,充滿活力的冰雪運動……因地制宜,長春全力打造冬季冰雪旅游品牌,不斷增強對外吸引力,努力把冬日“好風景”變為“好錢景”。
12月28日20時許,精雕細琢的冰雕雪雕配上璀璨繽紛的煙花,浪漫、唯美、夢幻……長春冰雪大世界正式開園,園區內游客競相體驗冰雪滑梯、冰上自行車、雪地飛碟等各種冰雪娛樂項目。開園當天接待游客超2萬人次。
在長春世界雕塑園內,多位冰雕師正全神貫注地在巨形冰塊上進行冰雕作品創作,隨著電鋸與冰塊碰撞,一粒粒碎冰飛濺出來。據介紹,第二屆“長春雕塑冰雪天地”預計用雪量約11萬立方米,用冰量達4000立方米,投入資金逾5000萬元。一座座冰雕雪雕與園區內的傳統雕塑相映成趣,極具觀賞性。
近年來,長春市以冰雪為紐帶,通過開展長春冰雪旅游節、長春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百萬學生上冰雪、冰雪進社區、萬人免費玩冰雪等節慶和活動,形成了巨大的“冰雪泛產業鏈”。“冰雪旅游看長春”已成為許多冰雪愛好者耳熟能詳的廣告語。
數據顯示,2018—2019年雪季,長春接待海內外游客3179.88萬人次,總收入699.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86%、20.18%。
凝霜掛雪的凈月潭霧凇、燈光璀璨的冰雪大世界、世界標準的滑雪賽道……冰雪正在重塑長春,嚴寒的長春開始成為冬季旅游“熱”地。(作者:楊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