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平昌冬奧會的落幕,北京冬奧會進入了沖刺階段,國內冰雪產業也即將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五年。3月5日上午,國內冰雪產業龍頭企業銘星冰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銘星冰雪”)在鳥巢附近舉行了隆重的總部喬遷慶典,同時發布了多項重要戰略,以此表示助力北京冬奧會、支持三億人上冰雪的愿景。
銘星冰雪是國內首家擁有冰雪技術自主研發知識產權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提供冰場、室內外滑雪場、冰雪樂園、冰雪世界、冰雪小鎮等不同業態的一體化專業解決方案,包括全方案定制、設備系統集成、工程施工、項目運營管理等。公司業務遍布海內外,并承建了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場-哈爾濱萬達城娛雪樂園,以及30多個冰面系統,40多個室外滑雪場,50多個室內冰雪世界,多個國家重點冰雪實驗室等,公司還參與投資了數十個商業型冰雪項目和大型室內滑雪場。
借本次總部喬遷之際,銘星冰雪正式對外宣布了兩項公司重大戰略。第一,銘星冰雪與際華集團(大型央企、世界500強)強強聯合、共同打造的際華銘星冰雪體育運動(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際華銘星”)正式開張并投入運營。際華銘星注冊資金8000萬,以世界級冰雪體育小鎮運營商為定位,重點在冰雪體育小鎮建設領域開展項目投資、規劃設計、場館建造等全套業務。合資公司充分整合了雙方在資本、技術、運營、市場等方面的互補優勢,將有力地推動國內冰雪小鎮項目在開發建造、運營、服務等多方面的水準。
第二,公司投入巨資建造的全新工廠將于年內在天津正式投產,屆時這一工廠將成為全亞洲最大的冰雪設備制造基地。作為集團產業部署的重要一環,該基地位于天津市靜海經濟開發區,占地面積超過三萬平方米。基地落成后,有望年產造雪機1000臺,飄雪機2000套,室內造雪機1000套, 能更好地滿足國內外市場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對促進中國乃至世界冰雪體育產業快速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圖解:銘星冰雪天津工廠全貌
慶典儀式上,銘星冰雪正式聘請中國首位世界滑雪冠軍郭丹丹女士作為銘星冰雪首席冰雪顧問,共同推動冰雪文化進校園等冰雪公益文化傳播活動。
圖解:受聘儀式上,李總為郭丹丹頒發聘書
銘星冰雪總裁李子欣表示:“借著平昌冬奧會的熱度,本次總部喬遷暨戰略發布會是公司乃至整個國內冰雪產業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銘星冰雪多年前就意識到北京冬奧會帶來的市場契機,提前進行了戰略部署,未來我們將通過進一步打造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創新、吸引優秀人才等舉措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支持北京冬奧會、服務三億人上冰雪的愿景作出更大的貢獻。”
銘星冰雪執行副總裁姜金根、際華銘星總經理龍曉彤、武漢際華園投資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臘生、際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規劃發展部高級經理王炎、中國大眾文化學會冰雪文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單兆鑒、秘書長利汶樺、中國首位世界滑雪冠軍郭丹丹以及多家媒體共同出席了本次慶典。
圖解:到場嘉賓共同上臺剪彩,揭開銘星冰雪新篇章
此次活動以“與奧同行,銘記于星”作為慶典主題。 李子欣表示,“與奧同行”中的“奧”有雙重含義,既代表了總部新址西奧中心,更代表銘星人支持北京冬奧會、推動冰雪產業發展的愿景和激情。“西奧中心”緊鄰鳥巢,具備優越的地理條件,不僅有利于改善員工辦公環境,提升公司品牌形象,也有利于銘星更好地吸引優秀人才的加盟。
慶典儀式上,李子欣總經理回顧了銘星冰雪歷經14年的不平凡創業之路。10多年前,冰雪產業的核心技術和先進工藝大部分都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銘星冰雪作為國內最早開展冰雪技術研發和設備制造的民營企業之一,從最初的5人團隊、不到100平米的辦公區發展成為今天規模超過百人、年產值過億的高新技術企業,銘星冰雪走過的每一個重要里程碑都見證了國產自主品牌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
圖解:李總帶領來賓參觀銘星冰雪品牌文化墻,介紹銘星十四年始終專注于國產自主品牌的創業歷程
銘星冰雪目前已形成一系列覆蓋家用和商用市場的高新技術產品與服務,包括室內外滑雪場系統、真冰溜冰場系統、真雪飄雪系統、全天候人工降雪技術、高精度的室內環境模擬控制技術、低溫制冷技術及冷凍系統總成技術等。其室內降雪技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在國內室內滑雪場業務的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
根據2016年國家體育總局四部委聯合出臺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預計 2020年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6000億元,到2022年,中國希望建成800座滑雪場、650個冰場,到2025年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1萬億元。